尤純靜
摘要: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對話式教學,不管是對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于學生而言,能夠更為有效地幫助自己進行掌握教師所講授的體育技能;于教師而言,通過準確地了解學生的運動承受量,能夠及時地調整教學的進度。本文將談談如何更有效地把對話型教學與小學生課堂相結合。本文重點針對目前我國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情況作為研究對象,從多個角度分析小學體育課堂開展對話型教學的具體措施,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對應的優化措施,旨在為進一步強化我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對話型教學;小學體育;課堂
前言:
因為小學體育課程的開設具有它的價值與意義,所以體育是不容忽視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階段必須做到德智體美共同發展。同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體魄是一切的基礎,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是目前學習以及未來發展的資本。因此,如何將小學體育的有限時間更為有效地利用為開展體育的教學活動,運用的教學法——對話型教學模式,屬于現階段較為有效的小學體育課堂優化措施。
一、對話型教學的意義
對話型教學是一種通過對話的形式進行開展的教學,不僅僅有語文言語的表達,還有精神方面的交流互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到對話型教學對提升體育課堂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首先,對話型教學可以帶動學生的主動思考。該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進行語言交流,而對話的前提是學生對于所教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前期思考。學生只有建立在思考上才能產生疑問,才能與教師對話、互動。因此,對話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地開展思考活動。其次,對話型教學能夠挖掘學生的體育潛力。在與教師的對話式教學中,學生能夠針對自己在體育方面得到相應的技能指導,同時,能夠更為快速地就體育水平方面獲得一定的提升空間。所以說,對話式教學能夠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最后,對話型教學能夠增進師生間的感情。隨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的增加,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對話型教學,教師能夠及時地獲得來自學生的實時情況,從而也能夠更加及時地調整教學的節奏。這對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
二、對話型教學開展現狀
(一)課堂中師生溝通過少
師生太少,這種現象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總是存在著的。例如,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上課,通常在發放完器材后,教師就會講一些器材的使用和注意的要求,然后,解散隊伍、讓學生自由活動。課堂期間,教師也只是站在操場的一邊,而讓學生在操場上自由活動。因此,至于學生具體做了什么活動,教師也是不清不楚的。下課鈴聲響起后,隨著教師的一聲“下課”,一堂體育課就這么結束了。從上述情況來看,整節課中,教師與學生幾乎不存在交流、溝通。因此,在這種形式下,不管對教師還是學生來說,體育課堂都是毫無意義的。
(二)教學預設性過強
當然,這種教師對于課堂中要進行的內容預設性過強的現象在小學體育課堂中也是存在的。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開展,這是不太現實的。當課堂中缺乏師生的互動性時,而僅僅是教師較為生硬的、單方面的講授體育技能,讓學生在被動的情況下按著要求進行學習。在這種模式下,會使得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同時,由于教師過于生硬的教學課堂進度,而使得有些學生就在課堂中的訴求方面無法表達出來,也會導致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變得極度缺失。
(三)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并不能很準確把握學生的主體,而這一問題也是廣泛存在的。在滿堂體育課中,就只是教師在前面唱獨角戲,學生并沒有參與到對話中去、也僅是被動地接受著,毫無學習的激情。同時,一旦學生有一些想法與教師相悖時,教師總是會進行一味地否決。這不但將會使得學生的學習體育的熱情受影響——下降,而且在師生之間的對話互動性較弱的情況下,能夠真正有效地開展的體育鍛煉的效果也是較低的。
三、對話型教學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
創設小學體育課堂對話型教學的首要前提便是教師對待學生要具有發自內心的尊重。所謂的尊重是指根據每位學生是一個具有特點不同的個體來為學生設定進行有特色的對話的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的對話交流機會,進而,使得學生敢于、樂于與教師進行一些對話、交流。教師尊重學生還體現在教師能夠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而這對于體育教學有效性地提高也是頗有裨益的。教師發自心底地尊重學生,在面對學生回答錯問題或動作要求無法達標的境地下,仍然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并且,不責怪學生的在體育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需不斷端正對待學生的態度——尊重學生,漸漸地做到能夠發自內心地尊重學生。
(二)走進學生
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再做到走進學生,即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對于對話型教學的氛圍的營造是有益的。在教學中,教師想要順利地走進小學生的內心情感活動,就得注重對學生的心理表現進行觀察。例如,在體育教學的課堂提問中,在過于復雜的問題的面前上,通常學生沒辦法自己解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話的有效性就有可能終結。但若一味地在提問中設置過于簡單的問題,常常學生又是不屑于回答的。這同樣也可能會導致對話的有效性被終結。因此教師需要在逐漸走進學生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不僅如此,還應該適當地對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鼓勵。這些措施都是可以讓教師激發其他學生的回答欲望的。走進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有話可說,這可以讓教師能夠準確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
(三)擺正教師位置
在課堂中,教師只是學生在體育知識方面的引導者,是不可能全權代表學生來進行學習的。在課堂上,全堂課程下來都從始至終僅是:教師不管不顧學生能否掌握、消化這些知識,卻一個人自顧自地講授知識。在這樣的課堂下,教師與學生間的對話的是不可能進行的,也是極弱的。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始終讓學生處于核心地位。即教師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旁觀者,錯誤地認為課堂是自己的、與學生無關。在課堂上,教師讓位與學生,這并不等同于讓學生肆意而為、無所拘束,而是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的基礎下能夠更好地開展體育學習。因此,教師只有擺正了位置、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帶動學生的激情、以師生平等的心態與學生進行對話溝通,才能開展更深一步的對話式體育教學。
結語: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充分運用對話式教學,對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帶給學生更為合理的學習方式。這將會使學生在對話交流中掌握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對于不理解的地方能夠通過對話的形式提出來,與教師的教學形成互動反饋。并且最終達到教學相長,順利地完成教師的教學計劃。對話式教學的諸多益處值得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孫麗.適切兒童發展的對話型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22):134.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2.22.122.
[2]史燕鋒.小學對話型課堂教學之我見[J].文學教育(上),2017,(7):152.
[3]陸樂.體育課堂中關于對話實施情況的調查與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6,(10):32,34.
[4]毛利琴.尋求多樣的學習方式--談體育課的課堂重建[J].考試周刊,2016,(64):108-108.
[5]孟文硯.實施模塊教學,凸顯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質[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3,(8):75-76,77.
[6]周美林.適合兒童發展的對話型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2,(81):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