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占良
摘 要:追問是提問的延伸,通過追問教師能讓學生對知識獲得更深入的理解。有時候單憑一個問題無法讓教師完全了解學生是否已掌握知識,就需要教師適當追問。由此可見,追問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加強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本文結(jié)合工作實踐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追問技巧與反思進行研究。希望幫助教師掌握追問技巧,從而通過追問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追問;技巧;反思;策略
引言
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需要教師提出適當?shù)膯栴}讓學生思考,從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就知道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是,有時僅僅停留在問題表面而沒有深入追問,那么教師極有可能被學生敷衍,對自己的教學過程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教學策略的使用,最終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追問并掌握一定的追問技巧,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提升和學生知識點不斷深入的學習都有利。
一、在學生思路窮盡處追問,往往能“柳暗花明”
數(shù)學的魅力就在于解決難題后心中獲得了成就感,而學生在解決難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中途打阻的現(xiàn)象,即無論學生怎樣去思考,似乎答案就在眼前,卻無法得出[1]。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在提問之后進行追問,那么就會幫助思路窮盡的學生走向“柳暗花明”。
例如,教師在講完“時、分、秒”后,讓學生思考這樣一道題:小明有一天在鏡子里看到了如下圖1所示的時間,請問實際上是幾點?由于鐘面上的時間不是學生實際看到的時間,而是通過鏡子看到的,所以有很多學生在解這道題時沒有思路。教師在詢問學生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不是不會做這道題,而是不知道如何將鏡子中的鐘面變成實際看到的鐘面。在學生思路窮盡的時候,教師追問學生:“同學們,如果我將這個鐘面畫在一張紙上,那么你們能不能找到實際看到的鐘面呢?”這時候,教師動手畫鐘面并呈現(xiàn)給學生看,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紙反面也有一個鐘面。教師接著追問:“在鏡子里看到的鐘面實際上是不是紙反面的鐘面呢?”并用一面鏡子照著紙正面的鐘面,然后讓學生將鏡子中看到的鐘面和紙反面的鐘面對比,看看是否一致。這時候,學生發(fā)現(xiàn)紙正面的鐘面經(jīng)過鏡子后得到了紙反面的鐘面,而且紙反面的鐘面就是實際看到的鐘面。這樣一來,通過教師不斷追問,幫助學生找到了尋找鏡子中實際鐘面的方法,即只要將畫有鐘面的紙反過來即可。
二、在學生回答正確后追問,往往能“追本溯源”
如果學生回答正確,那么教師也可以追問,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好的回顧[2]。例如,教師在教《面積和面積單位》的過程中,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探索長方形的面積求法。其中有一個學生采用下圖3進行探究,這時教師追問:“為什么這樣做就可以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回答:“長這里擺上3個單位面積,寬這里擺上2個單位面積,那么就是2個3,也就是2×3=6了。”教師繼續(xù)問:“為什么不全部擺滿?”學生回答:“那樣很浪費材料。”這時候,教師繼續(xù)追問:“還有哪位同學有其它的方法?”有一個學生說:“一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那么長方形的長就是3,寬就是2,就可以用長乘以寬得到長方形的面積。”
三、在學生回答錯誤時追問,往往能“補漏糾偏”
數(shù)學課上學生回答錯誤問題或做錯題目很常見,一個會教學的教師往往特別重視學生的錯題,因為這就代表了學生的薄弱點[3]。也就是說,學生回答錯誤并不可怕,教師應該及時地追問,讓這些錯誤得到及時改正。例如,教師在教完《小數(shù)加減法》之后,想看看學生的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能力如何。于是點了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中有一名學生將2.5+5的結(jié)果算成了3。當教師看到這名學生的解題之后,馬上要求學生將2.5+5的豎式計算過程寫在黑板上,原來學生將2.5的5和5對齊最后算成了3。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教師并沒有立即指出學生錯在了哪里,而是問她:“題目當中的鉛筆是2.5元,這里的2.5元還可以寫成什么樣的?”學生的回答:“還可以把2.5元寫成2元5角。”然后教師繼續(xù)追問:“那么動畫書的價錢又是多少呢?”,學生回答“5元”。當學生回答完教師追問的問題后,似乎立馬意識到了什么,于是立馬將自己的豎式計算過程改正,并且最后正確地解出了這道題。由此可見,這種追問不僅保護了學生小小的“面子”,而且讓教學難點在無聲無息中順利擊破,讓學生通過自我辨析明白了問題所在,實現(xiàn)了自我補漏糾偏。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適當?shù)奶岢鰡栴},而且要掌握追問技巧,以不斷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的思維品質(zhì)。當然,這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非常有利。通過追問教師可以反思自己提出的問題,從而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教學效果的提升非常有利。總之,教師要善于追問,善于反思和總結(jié),這樣才能有助于“教學相長”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高詠梅. 小學數(shù)學課堂追問的技巧[J]. 小學教學參考,2017(26):46-46.
[2] 高名. 追出精彩,問出格調(diào)——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追問策略及技巧的一點思考[J]. 數(shù)學大世界(上旬),2017(5).
[3] 夏金.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追問須適宜[J]. 教學與管理,2018(5):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