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
【摘要】 教師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融合,利用微課實施課后的分層輔導有利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貫徹因材施教原則,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科學分層和落實輔導分層,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微課落實數學分層輔導這項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初中數學 微課 分層輔導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1-177-01
0
前言
“分層教學”已經變成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關注差異也是所有老師的共同追求。現實中非分層分班的學生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存在著顯著差異,特別是學生進入初中之后,隨著數學任務以及知識難度的加深,學習同一個知識,有的學生感到太難,有的學生又感到太淺;有的學生理解快,有的學生理解慢,兩極分化的現象逐漸變得更為突出。
一、微課的作用
出于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在課堂上我們只能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的課堂教育。差異化的教學輔導對學生的成長就成為一條比較好的道路,這時候借助微課就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分層輔導模式。
微課的最大的優勢是將數學中抽象、復雜、邏輯性較強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創造一種隨時聽,隨時學的開放學習資源。最讓廣大一線教師欣慰的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與基礎學科融合得越來越接地氣,當教學資源在這個年代已經變得不是那么稀有時,擺在我們面前最富有挑戰的事情是利用微課如何落實分層輔導?
二、微課在分層輔導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那么教師在落實分層輔導的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進行科學分層?筆者對所任教的兩個班級進行嘗試。筆者在充分調查新接手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業成績的前提下,在學生自定義分層模式下按照小學畢業成績顯性分層,先將班級學生分成按照3:5:2的比例分成進階、潛力、行動三個層次。當然這個分層一定要采用合適的方式得到學生的認可,不能讓學生反感,讓學生產生被貼標簽的感覺,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一旦學生不配合勢必會影響分層輔導的效果。
接下來教師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分層輔導?輔導的前提是教師提前分層備課,將微課資源分層準備。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根據老師提供的微課資源在家進行預習和復習并完成配套的分層作業。對一些線上就可以檢測的知識點可以線上反饋,因為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輔導要有個性化和靈活性,例如對行動層的學困生,輔導開始前首先要了解學習困難的主要障礙,所布置作業要降低難度,速度要放慢,幫助學生首先跟得上才能完成指定的作業。第二天的作業盡量進行面批,點對點的考查是否真的會?這樣有利于學困生建立重新學習的信心,讓其學會思考、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于潛力層的中等生,幫助其制定學習計劃,定期進行學法指導,促進其主動學習,并及時給予評價,激發其能成為優生的信心。對于進階層中的優生,就要培養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的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力求做到數學素養的真正落實。希望優生之間不但能互助而且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環境。相信學生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只要學生愿意主動探索,不放棄的堅持學習,每個學生都可能發出耀眼的光芒。
三、合理利用微課進行分層輔導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個性化的分層輔導不僅是學校課堂的一種課后延伸,同時也體現出教師的責任心理——不拋棄任何一個學生。特別是行動群中對那些老師不講就懂了或者講了也不懂的學生,利用微課的特點根據學生分層設定基礎題型、提高題型、發展題型。基礎題型是所有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部分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向提高性題目進行推進,少數學生進行發展題型的探究學習。這樣避免了學困生跟不上,也避免了優等生吃不飽的窘境,充分調動全部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增強每位學生能學好學精的自信心。在分層輔導的過程中,教師利用現有的數學APP軟件,對學生進行在線測試,系統自動生成正確率和錯誤率,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位學生的答題情況。這樣,教師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及時進行分層調整,以便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進步。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發現:分層輔導的實驗班的學生成績逐漸上升,各層次學生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是前進方向的變化,變化的結果是差生逐漸消失,中優層學生不斷壯大。而另一個并未進行分層教學的班級各個階段的學生并未發現明顯變化。
結束語
利用“微課”構建分層輔導教學是新時代下信息技術發展和學科知識融合產生的新型輔導模式,能夠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目標需求,給到具體且針對性的建議,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信心。因此,一線數學教師針對利用微課構建分層的輔導模式是具有指導意義和研究價值的。
[ 參 考 文 獻 ]
[1]林時范 《西部素質教育》初中數學分層輔導的研究與實踐 :2018(10).
[2]沈永進 《教書育人》薄弱學生的分層輔導與教學補償策略:2018年(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