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幸宇
摘要:縱橫碼是由香港殷商周忠繼先生發明的一套以O~9十個數字進行編碼的小鍵盤輸入法。經過香港大學林小蘋教授的改良后,將縱橫數碼與當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創造了新型的漢語學習模式——縱橫數碼在線移動創新模式。該新型的漢語學習模式運用在線移動創新學習平臺,通過平臺結合游戲、文章與詩詞默打、詩詞賞析等形式幫助幼兒、中小學生、大學生、社會人士和有意向學習漢語的外籍人士學習漢語,降低學習漢語的難度。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怎樣運用縱橫碼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度、語文成績以及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縱橫碼;在線移動創新模式
縱橫碼是將數碼和形碼靈活結合起來的漢字編碼,具有創新性、簡易性、快捷性和高效性等特點。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漢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整個中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效果,能夠正確書寫和理解漢字的涵義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和寫作。在線移動創新模式下,運用縱橫碼樂學語文、樂學漢語,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科技高度結合的新型學習模式,其模式的創新性提高了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對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更為明最。
縱橫碼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地識別漢字。漢字是具有一定的結構組成模式,漢字識別是模式識別的一種。漢字識別的過程中,有兩種加工系統同時進行相互作用,一種是自上而下的加工過程,另外一種是自下而上的加工過程。采用縱橫碼進行漢字識別,實際上就是對一幅由筆形與數碼組成的二維圖形進行平行的加工,并識該圖中是否具有心目中的結構模塊。縱橫碼實行的是形碼轉換與模式匹配。
首先,學生將漢字整字依規則數字找出漢字對應筆形,其次,再將已找出的筆形與給出的縱橫碼編碼進行模式匹配,對正確的縱橫碼進行平行匹配,對錯誤的縱橫碼進行系列匹配。匹配成功后通過大腦發出指令進行鍵盤操作,將文字符號負載的信息與數字鍵盤的布局進行匹配,同時對選字框內整字進行識別與輸入框漢字進行匹配。
縱橫碼的創造和使用體現了建構主義理論。在運用縱橫碼對漢字進行編碼時,學生是以他自身的經驗或認知結構來理解學習內容并從中構件新的知識的。在編碼時,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是通過教學傳遞的而是學生自己主動地接受過來的。編碼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地“吸收——理解——構建”,學生在這個過程里是在主動地吸收和理解新的知識的,是主動地對知識和起意義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新建構。運用縱橫碼時,學生是建構知識的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構建的幫助者、合作者和促進者,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相互溝通、平等交往與互相合作的。學生得以在該環境下進行自主地學會怎樣對每個字進行編碼,可以自主地感受知識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學媒體的是計算機,計算機能為運用縱橫碼提供教學對話、協作學習和創設情景等提供媒體手段。在線移動創新模式就是通過計算機為媒體提供了廣泛的平臺,讓學生通過該模式通過縱橫碼學習語文,極大便利了語文和漢語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漢字、古詩詞背誦、短篇文章閱讀和文章寫作。低年段語文的教學重點是字和詞;中低年段的教學重點是詞語與句子;高年段的教學重點是文章閱讀理解與文章寫作。目前,小學各個年齡段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待解決的問題。低年段存在漢字教學過程趣味性有待提高,學生對漢字學習興趣度不高;中低年段學生難以正確理解文章內容;高年段存在文章寫作教學方法缺乏新意,學生難以掌握寫作技巧,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度逐漸下降。縱橫碼在小學每個階段的教學中使用都具備不同的優點。
首先,在小學低年段教學中使用縱橫碼便于學生掌握漢字。一、二年級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是正確掌握漢字,但是對于剛接觸漢字的一、二年級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都存在難以記憶漢字的筆畫和筆順等問題。同時漢字教學存在缺乏生動和趣味性,難以吸引學生長期保持學漢字的興趣。因此,運用縱橫碼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第一,縱橫碼0-9的每位數字代表不同的筆畫,方便筆畫的記憶;第二,運用縱橫碼對漢字進行拆字,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漢字的結構,從整體到局部幫助學生記憶漢字;第三,縱橫碼的練習模式采用與游戲相結合,學習過程沒有傳統課堂上的壓力,學習過程充滿趣味性,符合一、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和跳躍的思維,能讓學生快樂地運用縱橫碼樂學漢字,保持其學習漢字的熱情度;第四,當學生對漢字運用縱橫碼進行輸入后,在大腦里已經對漢字的機構進行了主動的構建過程,漢字的寫法已經在大腦里有記憶的痕跡,對學生牢記漢字有直接性的幫助。
其次,在中低和中高年段語文教學中運用縱橫碼也有它自身的優點。中低和中高年段語文教學的重點由低年段的字轉移到詞語、句子、短篇文章閱讀和短篇文章寫作。掌握漢字,是學習好語文之基礎,可現狀就是有部分學生由于漢字的掌握程度不高,導致后面的詞語、句子、閱讀和寫作的學習都不可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縱橫碼能有效解決這困境。采用縱橫碼學習中低年段和中高年段的語文知識,可以快速地通過縱橫碼記憶詞語的字體和結構,再通過縱橫碼的練習記憶詞語的含義。
例如,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教授和學習古詩詞時,大部分學生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但是運用縱橫碼,就是通過游戲、打字等方式對古詩詞進行輸入,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經過對古詩詞內容主動輸入的過程,學生能更準確地掌握古詩詞。
縱橫碼的學習過程簡單易操作,充滿樂趣;運用縱橫碼學習的過程充滿趣味性,讓人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樂學語文的目的。同時,在線移動創新模式漢語學習為小學生語文學習提供了一個大平臺、大量的學習資源和練習便利,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慕斌.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對外漢語學習模式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