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創新創業教育屬于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國家核心競爭力。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人們的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國家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我國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各大高校紛紛開展了創新創業課程。當前提出了以課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創新創業課程中合理滲透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推動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教學建設,促進高校學生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教學;滲透;以課題為中心;教學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重視,所以為了充分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許多高校都逐漸開展了創新創業課程,將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依據,開設了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實訓課程,其課程屬于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進一步推動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的改革。
一、創新創業課程面臨的相應挑戰
(一)創新性課程知識體系
當前在許多學校的創新性實踐活動中,其課程體系仍然缺乏較高的完善性,校園內存在比較繁多的實踐類課程書目,但是這些課程書目內容中多數都是理論知識,缺乏較強的實踐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并不能得到根本提升。
(二)創新實踐基地
由于條件和場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導致高校并沒有建設相應的實踐基地,而創新創業實際上屬于一門實踐活動,其創新需要在實踐中逐漸形成,而由于高校缺乏相應的實踐基地,使創新創業課程的開展受到嚴重制約。
(三)學生知識體系
針對每一名大學生來說,他們通常都是具有塔式結構的知識體系,一般都是在大一和大二學習基礎知識,而大三要對專業基礎課程進行學習,大四學習自身專業課程,學生這樣的知識體系就會導致學生在就業后存在一定問題,他們在大學學習的相關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并不深刻,甚至多數知識都已經被遺忘,在實踐中多數知識都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導致學生的學習時間被大量浪費,學校的資源也存在明顯浪費現象。
(四)學生主觀能動性
高校中多數學生都存在較低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創新創業課程的開展受到了嚴重影響。學生缺乏較高能動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一,創業面臨巨大的風險性,其創業成功率非常小,所以許多學生都不愿意加入到創業的行列,這就使學生的上課態度受到直接影響。第二,學生并不能深刻認識到創新創業課程的影響,他們加入創新創業課程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自身學分需要,正是由于學生對課程認識不足,導致學生缺乏較高能動性。
二、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教學中滲透以課題為中心的實踐方法
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創新,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可以體現創新,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實現創業,而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創業型人才進行培養。高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創新潛質進行培養。高校開設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課程,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有效滲透以課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其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展現:
(一)課題的提出
在提出相關課題后,可以對小組研討法進行應用,將三到五名學生分為一組,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共同的探討,然后選定相應的組長,根據課堂發言的踴躍程度進行選擇。可以讓學生輪流作為組長,而如果學生并不能適合該組氛圍,就可以自由的進行調換,通過小組共同探討學習,就可以使課題更好的完成。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對課題方向進行明確,對課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同時小組成員可以對課題內容進行補充。創新課題存在比較廣泛的覆蓋面,多數課題都是來源于日常生活,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信息檢索方法,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為了使學生選擇更好的創新課題,就需要教師教學生如何查找文獻,對文獻進行管理,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重要信息。
(二)課題的立項過程
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課題立項過程,使學生獲得更加準確的方向。課題立項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同時經常需要反復的設計。學生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撰寫課題立題書、專利申請書和創業計劃書,對創新創業過程進行有效的模擬,學生需要根據相關標準,撰寫項目實施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等,在專利申請書中要撰寫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這些文件撰寫對學生未來存在重要作用。創業計劃書可以對創業者的構想充分記錄,一份詳實的創業計劃書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使創業者具有更加清晰的路線規劃。
(三)課題的實踐
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自主命題,同時尋找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實踐方案,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協助優秀的創業計劃人員,對校級、市級和國家級資助進行申請,從而使學生的課題可以獲得實踐機會。可以在公共實驗室進行實驗,也可以建設相應的學科平臺。通過儀器進行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鍛煉,還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學科前沿,為學生的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三、結束語
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課程中涉及了比較廣泛的知識面,其對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向學生傳遞較多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個性化指導,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學生的創業能力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敦禹,章蕾,王秋麟,等.以課題為中心的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7(18):176-177.
[2]高明,章立新,鄒艷芳.能源與環境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6(03):45-46.
[3]楊亮,崔國民,劉道平.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新能源本科教育的路徑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9(0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