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不斷進步,對成人的知識素養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成人學習共同體的需求也顯得更加迫切。成人學習共同體是成人發展成長的組織團體,是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互動平臺,也是貫徹“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念的新基地。新時代賦予了成人學習共同體新的意蘊和特征,通過社會網絡和反饋機制的建立,能夠不斷彰顯成人學習者的主體性,有利于營造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學習化社會的形成。
關鍵詞:學習化社會;成人學習共同體;構建
一、引言
自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新學習觀”“終身學習”等理念以來,許多國家都把振興教育作為面向21世紀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學習化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政策的落實。[1] 然而,國內許多學校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成人學習也主要沿襲傳統的方式,積極性、參與性都不高,這導致成人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習化社會所提倡的培養不斷完善人格的理念。[2]“共同體”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成人學習共同體旨在將具有共同興趣目標、發展愿景的成人學習者凝聚在一起,通過相互促進與帶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成人學習共同體的意蘊和特征
成人學習共同體,不同于一般的“學習型組織”,旨在全體成員具有共同的愿景及價值取向,通過持續不斷的終身學習、全面學習來滿足成人建構自我、發展自我的需要。成人學習共同體以成人為主要對象,是為滿足其工作和生活需要為中心且具有廣泛社會性的教育。因此,成人教育要區別于普通教育,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堅持直接有效為經濟建設服務,這就要求共同體能夠根據成人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來進行因材施教,使成人學以致用、觸類旁通。成人學習共同體的提出為成人在社會中實現自由全面的發展,獲取更新更優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
一般來說,成人學習共同體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差異性。這里的差異是根據成員構成以及組織形式提出的。其一,在高度信息化的學習型社會中,成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的思維方式、信息資源都大不相同。其二,在社會大環境中,呈現出多種類型的成人學習共同體,如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成人網絡學習共同體、企業員工學習共同體等等;[2]二、共享性。各成員間平等地進行互動、交流、溝通,有助于成人在社會網絡中獲取優質資源和信息,同時促進共同體內部成長發展。三、服務性。學習化社會的深入開展,有利于成人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反過來,成人學習共同體在學習、轉化、實踐、發展的過程中極大地促進了學習型社會的進一步形成。
三、成人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基于學習化社會的理念與實踐,成人學習共同體賦予了教育全新的內涵,它更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更強調成員間共同的發展目標,以及成人信息資源的獲取和建構。提高個體學習積極性以獲取必要的知識、素養和能力,并不斷促進成人全面、和諧、個性的發展。
(一)充分利用“網絡”。其一,利用信息科技網絡;如今各種低成本、多元化的資源信息在網絡上流通,各種平臺也逐漸開放化,構建網絡學習共同體,方便溝通交流與學習分享,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相互發展,促進教育資源的協同獲取。[3]為適應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將大數據與學習共同體深度融合。搭建線上數據資源平臺和智慧管理平臺等,為成員提供觸手可及的教育資源,營造共同體內部良好學習的氛圍。其二,利用社會關系網絡;格蘭諾維特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提出嵌入理論,利用弱關系獲取異質信息和優質資源,為成人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提供可行的方法與途徑。在社會網絡結構中,無論是宏觀上學習群體的形成,還是微觀上個人學習者的存在,聯結感對成人學習的欲望都產生較大的正面影響,強關系增加成員的歸屬感,而結構洞的出現則有利于成員信息的獲得和平臺的晉升。[4]共同體內部社會網絡結構對成員主觀能動性的提高,個性的發展,團隊意識的增強以及終生學習意識的提高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增強成員的凝聚力。共同體內部成員盡管擁有共同的發展愿景,但異質性的存在對“團隊”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成員應增強凝聚力,形成歸屬感。其一,要建立互助學習機制;成人學習共同體將傳統的教育視角由“教”轉向“學”,強調參與的主體性,這就要求調動成員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能動性,使之產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欲望。其二,要建立反饋機制;美國學者維納通過研究提出“反饋控制理論”,即反饋是控制系統把信息回收后作用于被控對象,然后根據所產生的反應,對系統起到反作用與影響的過程。[5]建立健全治理有效、反饋及時的監督機制和評價獎勵機制,對不遵守共同規范的行為做出警告與處置,保證機制嚴肅性,能夠產生積極的映射效應,促進團隊整體發展。長期存在的正反饋機制,對成員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成人學習共同體正常活動的開展和有序運行。[6]
參考文獻
[1]王永斌.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學習化社會建設[J].甘肅社會科學,2004(04):67-69.
[2]劉奉越,馮琳.學習化社會視野下成人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6(12):47-52.
[3]羅志剛.中國城鄉社會協同治理的邏輯進路[J].江漢論壇,2018(02):74-79.
[4]于莎,劉奉越.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愿的內在影響機制--基于目標導向行為理論和自我決定理論微視角[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5):86-94.
[5]王輝,張小詩,劉海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反饋機制建構[J].現代教育管理,2011(11):38-40.
[6]王亞軍.利益相關者視域下高校繼續教育治理機制探究[J].成人教育,2018,38(0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