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坤
【摘 要】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逐漸破冰,迎來春天。2018年,寧陽縣教育局等10部門聯合下發《寧陽縣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開啟了我縣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新紀元。作為一所普通鄉村中學,寧陽縣第八中學充分把握時代機遇,圍繞研學旅行工作開展了諸多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鄉村中學;研學旅行
1充分認識研學旅行意義
對于中小學而言,開展好研學旅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1研學旅行——是課堂向社會的延伸
受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依然存在,考試成績成了評價學生素質高低的重要、甚至唯一標準,學生整天埋頭于書山題海,大腦被“ABCD”和“加減乘除”占據,而山川河流、人情風物等在他們腦海中成了一堆蒼白的文字和符號。如果我們仍裹步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傳統教化,整天關起門來讓孩子“讀死書”“死讀書”,就會忽略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課堂容納的是知識,通過研學旅行,將課堂向社會延伸,能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感性缺失。
1.2研學旅行——是知識向實踐的拓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才能讓人信服,才能始終記憶猶新。教育學生,說一千遍明禮知儀,不如讓學生到孔府親身體驗一下拜師禮顯得深刻;教師講一萬遍母愛偉大,不如讓學生親自到孟府孟廟感受孟母三遷的故事來得真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蘊含的道理。親身的實踐和體驗,對學生獲取知識而言是最好的途徑和方式。
1.3研學旅行——是能力向素質的轉化
學校教育的落腳點還是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學生通過系統的教育,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形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校內課程體系通過對知識的整合優化,在反復訓練和強化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研學旅行恰恰是對校內課程體系的支撐和補充,開展研學旅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向綜合素質的轉化和升華。
2深入開展研學旅行實踐
2.1重視前期規劃和設計
活動前充分做足功課,深入學習解讀政策,認真規劃研學路線,充分謀劃活動程序,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完善課程研發,落實活動保障等,確保各個具體實施環節都要有預設,縝密構思各項活動內容,力求所有研學旅行活動設計都能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易于操作、富有實效。與此同時還要抓好活動宣傳,通過邀請家委會成員參與研學旅行規劃設計,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宣傳,糾正家長的錯誤認識,消除群眾誤解,為開展研學旅行工作打好群眾基礎和思想基礎。
2.2抓好活動組織與實施
學校制定了《寧陽縣第八中學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從活動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過程規范、實施要求等做了系統規劃,為研學旅行工作的具體實施提供依據和指導,從宏觀層面搭建研學旅行工作的實施框架。
課程是研學旅行工作的靈魂。學校著力推動“四題八課”課程體系建設,四個學年分別突出“自然、社會、歷史、人文”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分上下學期研發配套研學課程,打造受歡迎、有內涵、易操作的精品研學課程。同時堅持上好研學旅行“三課”。即:活動前的知識普及課,活動中的研學實踐課和活動后的匯報交流課,著力解決學生“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等問題,使之貫穿活動始終,成為研學旅行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相輔相成的教學體系。
2.3加強成果生成與反饋
研學旅行活動結束并不意味著課程的完結,還需要在后期的課程組織實施過程中進行知識的重構、提升和內化。我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研學作業,讓學生對研學旅行活動進行再次“回味”和“咀嚼”;或者借助匯報交流課,讓學生分享交流活動的感受和心得等,進一步鞏固活動成果。每次研學旅行結束,學校會借助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展示活動成果、分享優秀作品、發布活動花絮等,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互動宣傳,增強活動的影響力。
3不斷完善研學旅行機制
3.1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從目前的課程建設看,我們在研學課程路線規劃、課程架構支撐等方面還比較粗糙,需進一步改進和優化。下一步重點在“四主題、八課程”的整體設計上尋求突破,讓研學旅行的各個階段都能有課程的支撐,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內容形式靈活、育人功能顯著的精品研學旅行課程。
3.2著力破解活動實施難題
在具體的研學旅行實踐中,不同程度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個別家長的認識誤區、經費困難、政策滯后等,都給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工作帶來挑戰,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破解。
3.3積極探索營地教育模式
當前,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方興未艾,而營地教育將是研學旅行工作的未來。因此,學校要重視研學旅行和營地建設中的“軟文化”建設,深入挖掘身邊的特色研學文化,精心打造自己的特色研學課程等,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獲取最大的活動效益。
最好的課程在路上,最好的成長在路上。2018年以來,寧陽縣第八中學已成功組織所有年級十余個批次的研學旅行,帶領一千余名農村學生先后赴曲阜、鄒城、臨沂等地開展了自然景觀、人文歷史、紅色科技等多個主題研學活動,完成研學旅行課程作業近萬份,既讓這些農村的孩子“讀萬卷書”,又讓他們“行萬里路”,讓孩子們在研學旅行中獲得成長,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