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昭
摘 要: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主題活動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戲劇主題活動是一門綜合性、整合性的活動,具有開放性、綜合性、整體性等特點,是以文學劇本為依據,融合語言、動作、舞蹈、音樂、美術等多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網絡化結構,而區域活動正是實現戲劇主題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區域活動,筆者所在幼兒園在實踐戲劇主題區課題研究中總結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和經驗。
關鍵詞:戲劇主題 區域活動 開展
【中圖分類號】G 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51-01
1.以戲劇主題為載體的區域內容設置
在區域活動活動中,創設的環境、設置的活動內容、材料的投放是幼兒活動媒介,也是幼兒建構經驗的依托。戲劇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內容既要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豐富幼兒的個別化經驗,還要體現戲劇主題進展情況,推動主題的發展。因此,在結合幼兒的興趣設置活動區域后,要結合主題要求與幼兒需要,設置相應的內容。
(1)緊密結合戲劇主題設置內容。在我們的戲劇主題中,每個主題的設置都緊緊以戲劇表演為中心,在設置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時,基于幼兒的興趣、生活經驗及主題需要,將區域活動內容與主題融合一起,設置相契合的活動內容。如,大班戲劇主題活動《十二生肖誰第一》中,將數學區創設森林售票處的情景,設置小賣部、售后統計、渡河闖關、闖關計時、座位號等內容,讓幼兒在數學區域中學習統計、序數、加減、時間、分類等數學相關的知識經驗。將美術區創設為森林道具間,設置設計電影票、座位號、制作宣傳展板、制作服裝道具等,讓幼兒在美術區動手創作戲劇需要的相關材料。將表演區創設為森林演播廳的情景,設置十二生肖才藝大比拼、十二生肖爭第一、競選導演主持人等主題內容,滿足幼兒在戲劇表演中的需要和興趣。
(2)考慮內容的平衡性。幼兒園要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全面、均衡發展,在設置區域活動內容的同時,就要充分考慮內容的平衡性。如,在中班《三只小豬》主題活動中,通過提供各種不同的房子圖片,積木、紙盒,主要涉及的是科學領域和建構經驗;在售票處活動中,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自主布置場景、整理分類擺放物品,進行購票、選擇座位號,主要涉及數學領域等,這些內容涉及科學、數學、社會、建構等領域關鍵經驗的學習,包含了幼兒學習興趣、思維品質、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培養,既豐富了幼兒的主題經驗,也為幼兒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以戲劇主題為載體的區域材料投放
在區域活動中,材料是支撐幼兒游戲的基礎,也是影響幼兒學習、探索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層次性、趣味多樣性、生活性,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
(1)材料層次性。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顧每個層次幼兒,應當依幼兒年齡特點、能力水平、興趣愛好投放。如,在中班戲劇主題《海底總動員》美工區中,根據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為幼兒提供了折紙、添畫、主題畫三個不同層次的材料,滿足每一位不同能力目標的幼兒,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在益智區的海底世界拼圖中有6張、9張、12張小拼圖,能力相對好的小朋友可以選擇難度大一些的拼圖,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在材料提供上的層次性。
(2)材料的趣味與多樣性。圍繞戲劇主題的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多樣、可變與趣味性強的材料,能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如《怪怪來了》主題活動,在美工區投放紙盤、蛋糕紙、泡沫球、毛球、紐扣、貼紙、吸管、小木板等,讓幼兒選擇不同材料運用折、畫、剪、貼、粘、等技能進行創作,還可以用面粉、鹽、顏料混合在一起作為繪畫和粘貼材料,讓幼兒在創作中體驗樂趣。因此所有材料的投放既要保證幼兒有興趣探究,又要保證幼兒取得與主題目標相一致的探究結果。
(3)材料的生活性。來源于生活的材料,為幼兒所熟悉,為幼兒所服務,更能讓幼兒盡情發揮想象,富有創意的利用材料。如,各種各樣的繩子、盒子、瓶罐、廢舊材料等,幼兒特別喜歡“擺弄”,可以把它們拿來作各種各樣的游戲材料,在大班主題《綠野仙蹤》,孩子們結構區中用來建構房子,在美術區投放稻草、衣服、服飾,制作稻草人、鐵皮人,在表演區用箱子、絲巾、衣帽進行道具、服裝制作裝扮等。正是這些豐富的生活材料,讓區域的教育功能從單一轉向多元,,幼兒探索發現、交流協商、共同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均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發展。
3.以戲劇主題為載體的區域活動組織與指導
我們在為幼兒提供有關戲劇主題活動所需的材料、時間、場地的教師在幼兒區域活動是可以采用間接指導的方式,可以是語言的,也是可以是行為的,根據幼兒需要提供適度的幫助,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教師在指導幼兒區域活動時,應始終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扮演好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當幼兒在活動中遇到困難和障礙時,應讓他們自己先嘗試解決,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暗示的方法,使之受到啟發。
教師區域活動中應改變以“教”的傳統觀念,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相信幼兒,尊重幼兒,不斷觀察幼兒,學習分析幼兒的行為并與之互動,才能真正促使幼兒在區域互動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智敏.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誤區與有效實施[A].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