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摘 要:本文首先結合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常見錯題類型,分析了錯誤的產生原因,然后又探討了關于錯題的幾點應對策略,以期能夠為初中學生提供更多正確的解題思路。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題;應對策略
1 初中生數學解題錯誤的原因
1.1 審題錯誤
初中數學“錯題”首先體現在審題錯誤方面,主要包括:首先,審題過程不認真,學生在粗心大意間沒能注意到題目中的隱藏條件或特殊條件。其次,題意理解不透徹、不準確,學生在思維定式的影響下,不能正確的掌握出題人的真正意圖[1]。例如,初中學生在計算近似數 0.003050億的有效數字有多少時,有部分同學經常會直接將其還原成305000,然后得出有效數字為6個。這樣顯然是不對的,正確的有效數字計算法與數的單位無關,應當從左往右依次數出數字的數量即可,所以答案應當是4個。
1.2 畫圖能力不強
畫圖能力不理想也是造成初中數學“錯題”的一大因素,主要體現為:部分學生在做有配圖的幾何題時解題效果較為理想,而當原題沒有配圖或有配圖但是不甚全面,有時甚至還會結合動點或三角形相似等知識點,需要學生自己畫圖解題,原圖僅供參考使用時,由于此類幾何題需要學生認真審題,綜合運用多方面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并找到正確的畫圖方式,因此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這無疑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極易導致學生解題出錯。
1.3 思考問題片面
初中數學當中,造成“錯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還包括學生思考問題的不全面。部分初中學生由于思考問題的方式欠妥,不能做到全面、細致的分析問題,因此在面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時,受片面化的思考方式影響,所得出的問題結論也不全面。例如,問:弦長=所在圓半徑,求:弦所對圓的圓周角為多少度。面對這一問題,部分學生往往會錯誤的使用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來進行計算,所以得出錯誤答案30°。而由于一條非直徑的弦所對的弧有優弧和劣弧之分,所以一條弦所對的圓周角并不代表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因此需要學生全面的思考問題,從兩個方面來解決此題。
2 初中生數學解題錯誤的對策
2.1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筆者認為,要想更好的應對初中數學“錯題”,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做起,這是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糾錯方式、降低解題錯誤率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方式。初中數學教師要真正意識到,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在于是否充分掌握了所學的基礎知識。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出現了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象,無論是多么細微的錯誤,教師都應及時引導學生找到錯誤的根源所在并加以改正。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審題錯誤,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教師可著重培養學生如何正確、快速的找到審題切入點的審題方式,即先觀察并默讀題目,然后采用陳述的方式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一一羅列,并通過分析和思考篩選出必要條件,最后根據必要條件選擇最佳的解題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解題習慣。
2.2 降低學困生學習數學的難度
適當降低學困生的數學學習難度,也是應對初中數學“錯題”的有效策略之一。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深挖數學教材,結合初中數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習水平,合理確立適宜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關注學困生的錯誤情況,有針對性的在教學中適當降低這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并將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著重突出,以難點分散的講解方式對其展開重點教學,幫助學困生盡快脫困。不僅如此,初中數學教師還要充分意識到教材例題的重要性,加強對教材例題的教學力度。這是由于中考出題人經常會采取改編教材例題的方式設計中考題目,因此,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合理把握教材內容,善于駕馭并整合數學教材,以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材例題的教學力度。
2.3 錯題集的建立與使用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錯題集的有效建立及正確使用也是應對初中數學“錯題”的有效策略之一[2]。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的每人準備一本筆記本當做錯題集,也可由學校統一訂購專門的錯題集,用以學生記錄日常學習中做錯的習題,記錄周期一般以每周統一記錄一次為宜,記錄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翻閱錯題集、多練習錯題集中的習題。作為初中學生而言,應在翻閱錯題集的過程中反復思考錯誤的產生原因,并通過一定的重復練習,徹底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數學學習成果。同時,學生在記錄錯題的時候還應表明記錄時間,由小組長每周統一檢查并組織小組交流學習,共同研究、討論比較典型的數學錯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而言,要適當的予以學生正確、合理的指導,通過科學的錯題剖析,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根源,從而更好的掌握正確的解題方式,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定期開展課堂解析,通過系統講解學生錯題集中的代表性錯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解題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不斷推廣的環境下,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應盡快完成由被動型到反思型的有效轉型。反思應當是發自學生內心深處的,只有積極主動的去反思,才能保證學習效果的穩步提升,只有在思考中融入數學思維,才能更加出色的應對和解決各種“錯題”。并且,教師要真正意識到,科學有效的糾錯往往比一味地灌輸新知識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步。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保障每個學生的穩定、健康發展,就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在不斷糾錯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完善與提升。
參考文獻:
[1] 宮楠楠.錯題資源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125-126.
[2] 陸海燕.初中數學錯題有效整理與運用的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9(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