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泰松
摘要:隨著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但在具體操作中出現許多問題。基于這些問題,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實踐
隨著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對現代各種有效教學模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經濟全球化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這一宏大背景下,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如何采取應對措施去提高有效教學水平,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中的班級合作以及小組合作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這種合作學習可以把教育教學中各個有益因素有效地進行融合利用,讓學生自己找到合適的學習進度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班級授課制弊端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相關知識內容。在班級授課制下進行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轉變,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認可合作學習方式,缺少方法指導
在小學語文進行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而且能夠非常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這是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但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無法做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應用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因為教師和學生的生長背景不同,導致師生交流通道不夠暢通。因此在教學中師生無法對合作學習的認識達成一致,即使我們教師不管如何強調合作學習對學習非常有幫助,但學生仍然無法對合作學習有清晰的認識。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由于自身的原因,未對合作學習的特征、適用范圍等進行詳細學習及探討,沒能真正對合作學習形成清楚的認識,從而沒有真正設計出符合自己學生實際情況的合作學習方式方法。
(二)具備合作學習形式,教學效率很難提高
隨著教師對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的認識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合作學習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教學效果非常好,在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方面最為明顯。但還有許多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實質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常常會表現為合作學習課堂氣氛非常好,學生興趣也很濃厚,但學生實際習得的知識非常有限,學生的學習效率非常低,這種形式大于實際的情況仍然存在。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有:一是分組不當,教師沒有科學地進行分組,而是簡單地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分組,從而導致不同合作小組兩極分化;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合作學習的外在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缺乏正確有效的方法指導,進而導致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教學時雖方式多樣,但沒能將具體的教學內容深入教學中,從而導致學生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大大降低。
合作學習雖然可以非常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合作學習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但事實上,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合作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作用常常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能對進行合作學習的內容效果以及方法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思考,導致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僅僅在形式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氛圍和效果,未能深入結合每一節課的具體情況來開展合作學習。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應不斷對合作學習的特點、應用等進行學習,從中發現更多適合自己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促進自己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相關教學策略分析
(一)結合學習目標,提升合作學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應用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升能夠帶動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發展。為了實現提高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效果的目的,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學習目標,將具體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學習所要達成的目標結合到一起,從而實現有效提升學生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如,當我們的學生學習到《魯濱遜漂流記》一文時,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欣賞精彩片段中對比排列的“好處和壞處”部分的內容,能夠清晰表達句子,梳理發言的思路,感悟魯濱遜不怕困難、頑強生存、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對學生進行《魯濱遜漂流記》這一課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結合這篇課文的具體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就文本內容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同學們是否喜歡這篇課文的主人公魯濱遜?喜歡他哪一點?他在課文中的表現給你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有哪些?你又在這些體驗中能夠感悟到魯濱遜身上的什么?”教師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和發表各自的意見,在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再將《魯濱遜漂流記》電影片段播放給學生看,請學生用心觀看和體會,并談一談看完電影《魯濱遜漂流記》片段后的感受。這樣設計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并在學習中深入感受到魯濱遜敢于同命運抗爭的精神,最終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根據自己的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差異,給予每一位學生充分理解。我們要結合小學生具體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征,給予其全面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當我們教師教學到《七律·長征》這一課文時,這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走近毛澤東,初步感受毛澤東筆下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完成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同學們在小組內說一說《七律·長征》這首詩中出現哪些地名呢?紅軍走過這些地方的時候都遇到了怎樣的困難?請同學們先分別認真閱讀課文的拓展材料,工農紅軍為什么要進行長征?從這首詩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教師把這些問題提出來后,教師再根據每一個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讓他們在分組后就文本內容進行討論,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工農紅軍在長征中遇到的問題,并理解和把握工農紅軍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從而讓學生逐步認識到在長征過程中不怕困難的樂觀主義精神,最終推動學生進一步對《七律·長征》這首詩背后內涵的理解,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拓展了學習材料內容。
(三)精選學習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主導作用。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認真研讀教學內容,對于課堂學習中的重難點,我們教師一定要非常清楚。教師還需要結合自己的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選擇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學生所要進行合作學習內容既要體現開放性原則,也要具備分組探討價值。假如所要人選進行合作學習的內容過于簡單,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有可能流于形式,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參與性,或即使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但由于教師提出的探究問題難度超出他們的認知范圍,產生學習的挫敗感逐漸喪失興趣。我們在學習課文《威尼斯的小艇》時,學生對課文中提到的小艇的特點提出疑問。教師可以將這個問題具體化、細致化,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給出的信息,在自己的本子上畫出自己想象到的小艇的樣子,再安排學生討論威尼斯水道的樣子,想象小艇在水道中快速游動的樣子。這樣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手、口、腦相互配合,就能攻克學習重難點。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結合學習目標、學生的具體情況,精選合作內容,合理進行設計,從而使學生在合作習過程中提高核心素養。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