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文化歷史的傳承與發展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注的,但是,它的傳承與發展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河南汝瓷發展為例,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河南;汝瓷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化和文明的歷史古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有著數不盡的創造、發明、藝術珍品、書法詩畫,它們就像無數璀璨的星,遍布歷史長河中,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留下了深刻且深遠的影響。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傳承與發展,并沒有完全將中國的悠久歷史優秀文化傳承下來,在傳承發展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現在很多中華兒女不了解自己的歷史,不知道那一段段文化故事。基于此,本文以河南汝瓷發展為例,簡介河南汝瓷,概括其在傳承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以小見大的總結傳統文化歷史的傳承與發展的出路。
一、汝瓷簡介
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瓷器,產自河南,開始于唐代中期,在北宋時期全面發展,達到鼎盛。汝瓷制作原料精良,釉色美麗,經常以瑪瑙末入釉,使得汝瓷表現出器身不透光亮,玻化不明顯等特點。因為汝瓷開窯時間短,加之后來戰爭的影響,讓本就不多的汝瓷流傳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釉色上乘的更是彌足珍貴。
汝瓷的發展不僅與其工藝制作方法有關,更與當時的皇帝支持有關,所以,汝瓷的發展其實有其特殊的歷史故事。宋徽宗時期,他非常崇尚道教思想,所以,他非常在意“青”“綠”這兩個與道教密切相關,能夠起到“上傳下達”作用的顏色,而汝瓷釉色有天青,粉青,蔥綠,天藍等顏色為主,所以,宋徽宗非常喜歡汝瓷,倡導使用汝瓷,因此,汝瓷在這個時候得以盛行發展。
總體來說,汝瓷的發展尤其特殊的歷史原因,但是可惜的是汝瓷流傳下來的并不多,雖然1988年之后,我們重新掌握了汝瓷的制作工藝,但是,見證過歷史的汝瓷留下來的太少了,也是一種可惜。因此,我們現在有責任將汝瓷的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下去。
二、汝瓷的傳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力度和范圍不夠
汝瓷曾經在歷史課本中出現過,但是,除此之外,人們并沒與了解汝瓷的途徑,但是,課本中的知識眾多,汝瓷又不會作為漫長歷史事件中的重要知識點,所以,汝瓷并不被人們所記住。換而言之,唯一比較廣泛的宣傳途徑,并沒有發揮其作用,并沒有讓汝瓷從此走進人們的視野被人們所認識。來到現代,雖然網絡發達,科技騰飛,但是,真正運用在宣傳汝瓷文化上的技術九牛一毛,甚至它沒有官方的宣傳平臺,沒有宣講歷史的公眾號,這是汝瓷在傳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宣傳的力度不夠,宣傳的范圍嚴重不足,使得很多人提到瓷器只知道“景德鎮”,對瓷器的種類、特點、歷史一概不知。從汝瓷的發展反觀很多文化歷史內容,人們對歷史的了解,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途徑太過狹隘,甚至很多時候,只有一部影視作品上線,人們才能從影視作品中了解一段歷史、知曉一個故事。這對傳承與發展歷史文化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這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二)缺少專門的傳承發展團隊
雖然在1988年之后,汝瓷的制造技術被掌握,汝瓷的生產重新恢復,但是,年產汝瓷200萬件的巨大數量背后,說明了制瓷技術的機械性更強,專業性減弱。社會發展,人們更多的看重利益,那些可以快速獲得利益的行業人們趨之若鶩,這些收益緩慢,歷史沉淀下來的技術卻少有人問津。各高校中,有書法專業,有詩詞研究專業,但是卻沒有汝瓷的研究學習專業,如此高端的學府中都沒有對汝瓷的傳承與發展,在社會民間,想要系統的了解汝瓷,研究汝瓷并且成為汝瓷行業的專業人員可能性就更低了。在制作團隊上,缺少深入研究系統傳承的人,在宣傳上沒有專門的文案編輯推廣人員,汝瓷的傳承發展確實存在困難。以小見大,很多歷史文化的傳承發展沒有專業人員,就像戲劇的學者日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更愿意學習流行、民族、美聲,同樣的情況在很多歷史文化的傳承中都能看到,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三、從汝瓷發展思考傳統文化歷史的傳承與發展
(一)加強歷史文化推廣
歷史文化的推廣需要加強力度,增加范圍,汝瓷不被人們了解,就是因為宣傳力度太弱。不論是電視還是電腦,不論是報紙還是雜志,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總有很多產品是被人們熟知的,是什么推廣了產品,是廣告。通過大范圍的推廣,高頻率的推廣,強化了人們對一個商品的認識。這樣的推廣應該運用在傳統文化上,運用在汝瓷的推廣上。它可以借助地方、中央的公益廣告,推廣這個代表宋代瓷器發展水平的歷史藝術品,同樣,很多傳統歷史文化,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廣。這是最直接的,是最能夠被大眾接受和了解的。再者,河南當地應該充分利用官方平臺,微信、微博平臺,大力宣傳汝瓷這個具有河南特色的歷史文化。細細說來,每一段歷史總有一個起源地,每一個文化藝術品都有其產地,個地方都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給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最好的宣傳保障。
(二)注重專業傳承人的培養
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保證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關鍵,雖然在技術上說有很多傳統文化已經被傳承,但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傳承的不應該僅僅是形式,更要注意其內容內涵的傳承。一方面,國家可以在高校、高職院校開設類似汝瓷研究實踐的專業,讓汝瓷研究的大師成為真正的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傳承人。另一方面,個地方可以可以利用校本課程,從小傳遞歷史文化的知識,比如,汝瓷文化可以從小學開始傳遞,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感受汝瓷的制作過程,學習汝瓷的文化。在歷史文化的傳承中,有很多不需要動手實踐但是需要人們了解的,這是中國智慧的表現,是中國歷史文明的見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同時更要專業傳承人的培養。
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其實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在梳理了這些問題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措施,希望借此可以切實幫助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晶,湯瑩瑩,周敏.基于宋文化的汝瓷創意產品設計[J].中國陶瓷,018(02)
[2]趙宏.汝窯考古發現三十年[J].尋根,2017(06).
[3]張浩,王強山.汝窯的發展及工藝特征[J].現代裝飾(理論),2016(08).
作者簡介
淡廣杰(1983—),男,漢族,河南汝州人,大專學歷,河南天彩汝窯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汝瓷燒制技藝、汝瓷工藝美術。587650CC-4F86-439D-AF3D-6888A6559D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