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初中英語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閱讀圈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關注。本研究參考已有的閱讀圈教學模式,采用了“成立小組—自選材料—合作學習—成果分享—經驗交流”的實施步驟,進行了為期半學期的教學實驗。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而且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讓他們學會合作、交流與分享。
【關鍵詞】閱讀圈;初中英語;名著閱讀
【作者簡介】王一平(1976.09-),女,漢族,四川西充人,揚州市梅嶺中學教育集團運河中學,中教一級,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更傾向于讓學生讀豆腐塊的文章,做大量的練習。而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英語教學要讓學生閱讀英語課外讀物,通過英語學習來了解世界文化,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發展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而經典名著的閱讀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提升學生的品格和價值觀(林俊 2014)。
一、英語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名著閱讀擠占教學時間。目前很多教師不愿用課堂時間來進行英語名著的閱讀教學,因為每周教學時間都是固定的,要保證正常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對英語名著的閱讀指導教師通常無暇顧及。因此很多教師只能把它布置為課外作業,讓學生們在課外閱讀,而檢查也只是形式。
2.學生對名著閱讀缺乏興趣。英文名著中生詞較多,而學生的詞匯量不夠,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看到滿篇的生詞,畏難情緒讓他們不愿去閱讀。即使是老師布置了名著閱讀這項作業,學生也是走過場而已,在考試中只憑運氣去完成缺詞填空這樣的題目。
二、閱讀圈模式概述
閱讀圈又被稱為“文學圈”(Literature Circle),美國學者Harvey Daniels(2002)將之解釋為:“暫時型閱讀同樣的內容,在完成獨立閱讀后,小組共同決定要討論的內容,形成討論提綱。在討論會上每位成員按照準備好的提綱進行討論,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當共同完成一本書的討論后,大家以一定的方式集中開展其精華內容的討論,以便于更廣泛的團體交流與共享。最后,完成討論的小組之間進行必要的成員交換,選擇更多的閱讀材料,組成新的文學圈,開展新一輪的閱讀與討論”(劉淼、金艷峰,2006)。這一模式在國外相當流行,它是建立在學生主動閱讀探索,輔以教師啟發點撥的交互式教學基礎之上,其實施步驟為“閱讀—思考—聯系自身—提問分享”,學生按4—6人一組分組,每個人都有一個角色,負責一項任務,有目的地讀,并與組內成員討論分享(劉嵐 2014)。當前這種新穎的閱讀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關注,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三、閱讀圈模式在英語名著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去年,筆者接手初一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在開學之初筆者開展了“閱讀經典,品味書香”的閱讀活動,給學生推薦了黑布林叢書和書蟲系列,后來筆者進行了統計,班級里買書的同學不過半數,而已買的同學中進行閱讀的更少。通過了解得知,有的同學認為平時作業多,沒時間看;有的同學認為生字太多,看不下去;還有的同學則認為別的同學都沒看,自己也不愿去看。總體來看,這種自由放任的閱讀方式無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期中考試結束后,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筆者采用了閱讀圈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一點改進,采用了“成立小組—自選材料—合作學習—成果分享—經驗交流”的步驟,指導學生開展了名著閱讀。
1.成立小組。首先教師選擇英語基礎較好的10位同學作為組長,組長選擇4-5名組員。在組長選擇組員的時候,特別提醒各個英語水平層次的組員都要有,幫助閱讀有困難的同學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有利于學生共同進步。
2.自選材料。教師根據“揚州市五個一百工程”對七年級同學的要求,提供10本黑布林閱讀書籍書單,最后每組抽簽選擇閱讀材料,每個月輪換一次。
3.合作學習。在選擇材料之后,小組成員先一起討論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然后各個組再分配組員任務。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各個章節的生詞的梳理,以及文章的翻譯都有專人負責。為了檢測各個成員的閱讀效果,有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設置題目,如判斷題,問答題以及簡單的缺詞填空。在這期間經常看到學生在課后翻閱英文字典,查閱生詞;也能看到學生討論的身影,當組內成員有問題時,小組成員都積極給予幫助。
4.成果分享。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每個小組都讀完自己選擇的材料,并呈現出各自的閱讀成果。在最后的成果展示階段,有的小組合作完成了一幅手抄報,有的小組設計了一則缺詞填空短文,有的小組則是某個章節的翻譯。呈現最多的是手抄報,當一副副精美的圖片展現出來的,真的感嘆學生們的創造力。
學生設計的缺詞填空:
Holmes doesn’t say much as we go back towards the moor . We m_____ slowly along the path towards the house. The Holmes s_____ about 300 meters from it.“ Let’s wait here.” he ay “We can hide b____ these rocks. Waston, go to the house and s____ what they are doing .” I go d____ the path and hide behind a wall. I can see Stapleton l____ the room. He comes to the door of a shed in the c_____ of the garden. He o_____ the door and I hear a strange n_____ from inside. After a minute he come out of the shed and locks the door again. Then he goes b____ into the house.
5.經驗交流。 在最后的小組經驗交流活動中,全部同學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經驗總結。不少學生認為閱讀圈活動激發了他們閱讀英語名著的興趣;閱讀圈活動讓他們學會了合作;閱讀圈活動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開展閱讀圈教學活動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閱讀圈是一種新的英語閱讀學習形式,因此,在閱讀圈活動中,需要教師加強指導。每個小組成員的英語基礎水平各不相同,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組長也不知道如何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時教師要及時為組長提供幫助,為組長出謀劃策,比如讓組長通知這些同學瀏覽中文譯本,讓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有大致的了解。同時提醒組長分配給他們一些較為簡單的任務,爭取讓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閱讀中來。在這一活動過程中,筆者也經常向組長詢問閱讀進度,及時了解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即使是簡寫的黑布林叢書,學生閱讀起來也還是有一定難度,有時筆者在課堂上會針對共性的問題進行解答。也經常在課堂上通過一些小故事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住。同時表揚進度比較快的閱讀小組,甚至展示一些小組階段性的成果,以此來激勵其他學生。
五、結語
通過半學期的嘗試,在最近的期末考試中,學生的英語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較期中考試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在同類班級中處于領先地位。筆者認為“成立小組—自選材料—合作學習—成果分享—經驗交流” 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而且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讓他們學會合作、交流與分享。名著閱讀作為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一種途徑,能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這種模式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檢查,而不是流于形式,或滿足于階段性的教學實驗。
參考文獻:
[1]林俊.誦讀經典,品味書香[J].海外英語,2014(4).
[2]劉淼,金艷峰.文學圈—閱讀方式的變革[J].語文建設,2006(8).
[3]劉嵐.大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圈模式的創建于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