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初中英語而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的教學形勢下,一線教師更應積極尋求有效策略,以提升教學效果。本文探索討論了三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即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情境,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產生內在感悟。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策略;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李華,四川省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對于初中英語而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的教學形勢下,一線教師更應積極尋求有效策略,以提升教學效果。以下擬基于筆者的教學體會及思考,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簡要談幾點策略性意見,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情境,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應該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呈現,這樣才能喚起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促進其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學習新的知識和能力。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形象思維向經驗性邏輯思維逐漸過渡的階段,前者仍居于主要地位,創(chuàng)設特定的具體的學習情境是符合其思維特征的。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具體真實并盡可能貼近學生已有經驗的學習情境,通過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聯想,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調動主觀能動性,最后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一般來說,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結合課程具體特點及自身教學風格選取恰當而有效的方式。例如在學習“Travelling”這一單元時,為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扮演小導游”情境,即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課文中風景名勝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進行介紹。這種情境雖然很簡單,但具體而生動,不僅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課堂沉悶,更有利于學生將課文中的枯燥文字與生活旅游的體驗結合在起來進行知識的學習,而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新課標教學觀亦得到充分體現,有利于實現教學之間的有效互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
學生成績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學生的內生性感悟,在機械單調的傳統(tǒng)灌輸式課堂環(huán)境中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因此教師要注重落實新課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基本教學理念,采取合理方式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就英語學科來說,具體來說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自主猜測和理解生詞,即在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根據上下文內容,大膽地猜測生詞的意思;二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即教師講解文章時,把關鍵詞寫在黑板上,課上完后,給學生3分鐘時間,回顧文章,再請同學合上書本,根據黑板上的關鍵詞,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內容復述一遍。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點撥者和把控者。實踐證明,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從而促進思維活躍度和專注度,還可以起到及時鞏固的作用,也便于教師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若能結合上段所探討的閱讀情境,效果會更好,就比如在“Travelling”的教學中,學生扮演“小導游”時,可以先回顧和復述課文,再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和渲染,看誰講得最有吸引力。實踐證明,這對于提升閱讀教學效果很有幫助。
三、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產生內在感悟
在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交流無疑是極為關鍵,尤其對于初中英語來說更是如此。初中生雖說普遍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長時間保持集中等弱點,卻也比較明顯。這會容易導致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其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最大限度地鍛煉。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始終保持較濃厚的學習興趣、較高的主觀能動性經歷學習的全過程,只有這樣,學生在能在學習過程產生深刻體驗和內在感悟,從而為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決定性作用。一般來說,在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因此在這方面更應引起重視。我們在上段中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較充足的自主閱讀學習的空間,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這并不代表教師不聞不問,恰恰相反,教師要能夠有效地引導和把控教學流程,而在這其間積極而有效的師生互動交流起著關鍵作用。大體來說,互動交流的目的又是為了解除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產生的疑惑,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進而促使他們產生深刻的學習感悟。這種方式也體現了“和諧高效,思維對話”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注重通過一些鼓勵和贊美的話語讓一些自卑的學生找回自信,讓他們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這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有助于建立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
綜上,本文探索討論了三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即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情境,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幫助學生產生內在感悟。事實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然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教學課題,需要一線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和總結,本文一己之見,尚盼與同仁多交流。
參考文獻:
[1]繆國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2 (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