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印
◆摘? 要: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是一種樂趣,而不是枯燥無味的苦役。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縮小兩極分化的現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調動;積極性;開拓創新;激發;因材施教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起到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當今素質教育大趨勢下小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覺的積極的參加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小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多年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是一種樂趣,而不是枯燥無味的苦役。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大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縮小兩極分化的現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做了如下幾點嘗試。
一、不斷開拓創新,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成功的基石、創新的動力。只有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接觸并且心情愉快地進行觀察和研究。那么,數學教育怎樣才能使學生產生興趣呢?
首先,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宗旨。應該將過去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改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形式。傳統的教學形式,學生大多都服從于教師教,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或興趣不濃。以學生為中心,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不斷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這樣學生才有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靈活機動的使用教材,特別是在數學練習教學中,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學進度相符、和學生水平相當,深受孩子們喜歡的卡通片或動畫片里面的人物、動物、房屋、花草等,教學生來進行繪畫練習,誘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改變被動的學習態度,把數學課變成陶冶情操和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
二、精心設疑,激發學生學的積極性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學起源于問,學總是和問緊緊相連的,且隨著問題的深入而深入,沒有問題就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應在知識的關鍵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精心設疑。同時也要顧及到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得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提示引導,讓學生面對新知識時,能夠運用以學的知識、經驗、技能,通過積極主動地思維活動去解決一個又一個新的問題,把學生引上主動探索新知識的軌道。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內驅力。因此,教學中力求從題材上求“趣”,從形式上求“新”是非常重要。
三、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例如有的學生用課余時間完成了書上帶問號的習題或思考題,就及時在課堂上表揚鼓勵,稱贊他們愛學習,能自覺學習。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信心,沒有動力,教師不要過分的指責他們不努力、不認真學習,對他們既要曉之以理,更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予以鼓勵,如告訴他們“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斷努力,一定會學得很出色。”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進。
四、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習興趣
采用啟發式教學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從而集中注意力。如:通過講故事、設問或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具、數學游戲、課堂提問、練習形式多樣化……等方法,使學生不會產生厭煩感,同時,對學生準確回答的問題加以肯定,對不懂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啟發引導并加以鼓勵,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正如心理學家研究的那樣:興趣和愛好是一種同愉快情緒相聯系的認識傾向性與活動的傾向性,他能推動人學習科學知識,追求真理,形成熟練的技能和技巧。可見,興趣對人的認知和學習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過度的興奮也會給學習效率產生干擾性影響。這個尺度需要老師掌握好,適度調整。有時還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度,對提高效率,增強競爭能力有積極意義。
五、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師在課堂上必須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精神”。數學能不能學好,完全取決于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而興趣的培養又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我們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有法”指的是教學有一定的規律可尋找,教師只有遵循這種規律去進行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過程。筆者認為,在教學中,無論教師選擇哪一種教學方法或模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會思考,學會嘗試,學會發現,學會創造,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架橋鋪路,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斷探究新知識的渴望成為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而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程度與教師教學的方法是分不開的,只有教師教得好,學生才會學得好,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研究和探討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