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輝
摘 要: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數形結合既是一種思想模式,也是一種學習素養,還是一種教學方法。在數學教與學的活動中,幾乎無處不存在著數與形的結合點。但以數形結合的理念來有意組織教學,并以數形結合為教學目標的,并不普及。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的探討,意在引起教師們對數形結合效用的重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形結合
數形結合,即是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邏輯、數量關系等與直觀的幾何圖形、物象、位置關系結合起來。數與形的結合是一種互逆關系,可以由形到數,也可以由數到形,既將抽象的、復雜的數學語言直觀化、形象化,將直觀的、生活的、錯綜的對象抽象為邏輯的、系統的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是數學的一種思維模式和推導模式,但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它同時又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并因此也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方法。
數學,其實就是將生活實踐中的物象抽象為可計算、推理的模型,是由形到數的過程。因而數與形在數學的學習、應用中是廣泛存在的——但是,在數形結合視為一種素養之前,數形結合教學其實大多是無意識的。這對系統地、有規劃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不利的,也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因而,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形結合,并將之有意地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和目標在教學中予以有效落實。
一、數形結合拓展學生思維
我們知道,很多數學知識在應用的時候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也就是說,當學生面對一道數學題的時候,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并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是,由于在教學中,有些教師采用刷題的方法,試圖通過學生“見多識廣”來提升其分數。但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硬性記憶的學習方法,當學生面對千變萬化的數學問題時,肯定會遇到他們沒有練習過的。當這個時候,學生思維的局限性就體現出來了,他們通常會因只有經驗而缺少思維能力而完不成解題。所以,數學教學除了要教給學生知識、公式之外,還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意培養,使其能夠在實踐中開動腦筋、靈活地運用所學。也就是達到舉一反三的層次。
而以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純粹的抽象思維來訓練一題多解,顯然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采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通過直觀的方式來打開思路。比如,在解圓和三角組合的幾何試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不要只盯著試題看,而是拿起圓規、尺子來,將自己的靈感在圖上畫出來,嘗試畫幾條輔助線,往往視覺上的直觀能夠給學生帶來新的思路。
二、數形結合用來逆向解題
前面所舉的案例,其實是數學學習和教學中最常見的數形結合方式,即用形來解數。但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帶領學生轉換思維,將形轉數來完成對圖形類問題的解決。
在初中的數學中所指的“形”,大多不指生活中的事物,而主要指幾何意義上的“點、面、線、角、弧”等——數形的逆向解題,就是把幾何圖形的信息轉換成數的計算、統計形式。其主要作用原理是,當學生面對圖形無法進行有效推理時,通過數的方式消弱推理過程。
如,使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數的知識來證明角、線、形的大小關系(相似或相等)這一類題型,在遇到解析困難時,就可以采用以數來解形的方法。如:直線和拋物線相交,交點坐標分別是A和B,直線和X軸相交的點坐標是C。其中,直線、拋物線分別是bx+C和ax2,需要得到結論:1/C=1/A+1/B——因為題目中的a、b、c是不確定的值,所以通過直觀的圖形就很難展開推理。因而,這類題型,可以將問題轉化為代數方程式,通過整式計算的方式來完成解題。
三、數形結合培養實踐能力
原先,我們教學生數學,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而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觀——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給社會輸送人才、為了學生將來的發展。那么,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就成為了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而要帶領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包括抽象了的幾何圖形)轉化為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形結合的作用就更加明顯(前面提到過,“形”還包括具象)。通過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轉化為具有實踐性、生活化的形,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
比如:A、B兩輛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出發,兩車行駛20分鐘后在某個地點相遇。這時,兩車分別距自己的出發地9千米和8千米。此時,A車調頭返回甲地用了15分鐘,而B車則在原地停了10分鐘。題目要求學生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畫出A、B兩車分別與甲、乙兩地的距離及時間關系。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實踐題,通過純數計算和純形推理都不太容易入手。如果學生使用數軸來代表行程圖與代數式(用未知數代表距離和時間)進行形與數的綜合,則可以較準確找到距離與時間的關系。
以上,結合初中數學的教學,針對素養教育目標,就數形結合教學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討。可以看出,由于在數學中,數與形是廣泛存在的,數形結合因而是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教法,也同時是實踐數學的一個重要渠道。數形結合的教學,對訓練學生思維、解決知識難點及培養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教師應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靈活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小江.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28-28.
[2]朱家宏.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J]. 科技視界,2015(9):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