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建筑施工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受其行業特點的影響,其面臨的資金短缺、利息負擔沉重、應收賬款余額規模擴大等風險趨于上升,因此越來越多的建筑施工企業開始通過加強財務集中管理的方式來優化其財務管理機制,降低財務風險。基于此,本文從分析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積極意義入手,總結和歸納了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具體路徑設計,旨在為改善其財務管理水平,應對當前經濟環境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財務集中管理:建筑施工企業:問題
一、財務集中管理概述
財務集中管理主要是指借助于財務核算的信息化平臺,在企業內部實現財務制度的統一管理、財務核算的統一管理以及財務報告統一報送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和效果。
二、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積極意義
與其他企業相比,建筑施工企業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獨有特點。一是產品在設計確定好之后至交付的過程中具有不可移動性。二是每一個施工項目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來設計建造的,具有唯一性。三是建造施工企業的施工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大。
這些獨有的特點決定了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對其具有的特殊意義。一是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即對于資金密集型的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加強資金集中管理不僅可以降低資金分散度,優化資金的調配,同時還可以通過集中統籌規劃,提升流動性,從而大幅提升資金的整體使用效率。二是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核算水平,即要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標準化的核算制度和核算流程是基礎,從而客觀上會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總體的財務核算質量、財務報告信息披露質量、及時性和準確性。三是財務人員集中,統一在總部辦公,可以節約信息傳遞成本,打破信息屏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使得項目生產經營權與財權相分離,財務人員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四是財務集中有利于更改一個財務人員跟一個施工項目的傳統情況,隨著施工項目的完工,會計憑證、往來經濟業務信息都掌握在“代賬會計”手中,且“代賬會計”手中的項目可能會越掛越多,各施工項目信息壁壘嚴重,誘發財務風險,而集中核算通過經濟業務類型分工,流水式賬務處理,財務信息公開透明。
三、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沒有建立起集權化的財務管理機制
建筑施工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一般會存在跨地域項目建設的情況,同時也會存在多個項目同時開工建設的實際情況,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的實務中多數建筑施工企業為了提高效率,簡化財務管理流程,采取了分權模式的財務管理機制。在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下,由于項目經營管理者同時擁有項目的經營權和財權,因此容易出現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站在自己生產經營的角度把控資金,現金流充沛時沒有憂患意識,滋生“大手大腳”的花錢習慣,現金流短缺時提交總部貸款申請,將資金壓力向上傳導:另一方面,認為財務人員是“自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理業務,或者財務人員迫于項目經理的壓力,存在虛列經濟業務套取資金的問題以及部分堅守原則的財務人員也存在被項目排斥、無法融入項目的現象,從而增加了潛在的財務風險。
(二)資金管理總體統籌規劃不足,管理較為松散,風險較高
建筑施工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實現對資金的科學有效的管理最為關鍵。在實務中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存在總體統籌規劃不足,管理較為松散,風險較高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資金分散于各個項目,總部難以快速及時地了解和掌握企業總體的資金持有情況,從而不能對資金的籌集、分配等統籌調配,存在資本結構不合理、存貸兩高的現象,資金使用成本較高,使用效率卻較低。二是應收賬款對資金的流動性和周轉速度造成不利影響,增加了財務風險,即建筑施工企業受多個項目同時并存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僅每個項目會形成一定的應收賬款,同時還會受結算滯后因素的影響,在“已完工未結算”科目中存在一部分類似存貨的資產,這將會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并最終產生財務風險。
(三)財務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從總體上來說,多數建筑施T企業已經建立了財務內部管理制度,但從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財務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一是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受流程制度和內部崗位職責制度不完善的影響,不能實現對項目成本費用的全過程、全方位動態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強度。二是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會計核算制度和資金的支付審批制度方面,而對全面預算管理、財務分析等內容涉及較少且缺乏實務操作的指導意義。
(四)會汁標準化建設尚待加強
實際工作中,雖然有《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編制的會計核算實操手冊作為指導,但是仍然存在相同的經濟業務不同的賬務處理,呈現“千人千賬”的情況,因此其會計標準化建設尚待加強,同時標準化的核算方式和標準化的數據取得口徑對信息化的建設尤為重要,是會計信息化的依托基礎。
四、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路徑設計
(一)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總體思路
結合上文所述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建議可以把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總體思路規劃。在把效益最大化、系統和重要性相統一及約束性原則明確為建筑施工企業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對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構建集權度較高的財務管理機制,并在該機制內結合財務管理的具體活動內容對各個環節進行集中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規劃設計,以形成一個集中度較高的財務管理整體框架,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集中管理框架體系的建立。
(二)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具體路徑設計
在明確了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總體思路的基礎上,對其財務管理活動中需要實施集中管理的重點環節做如下設計。
1.通過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以組建起集權型的財務管理機制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要組建起集權性的財務管理機制,其必要條件是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平臺的搭建,以此來消除建筑施工企業跨地域作業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把當前項目獨立核算的機構調整為由總部統一核算,項目部僅保留較為單一的財務業務操作人員或者設置兼職財務人員。由此實現總部對各個項目所有財務活動的管控監督,合理規避因分權而產生的流動性降低的風險和縱向利益博弈問題。
2.強化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的總體統籌,降低財務風險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成功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意味著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基本實現。在實務中建筑施工.企業要實現對資金的集中管理,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是通過建立總部財務統收統支、財務公司或者內部結算中心等方式的資金集中管理機制,從而完成資金池的構建,以此來集中項目分散的資金,統籌使用,提升流動性和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二是要在企業內部形成以資金集中管理為中心的財務體系和業務體系,并據此制定與資金集中管理相關的評價考核機制,落實應收賬款和“已完工未結算”金額形成的具體責任人,以此來促進項目提高其資金管理意識,實現應收賬款和未結算T程規模的減少,提升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降低財務風險。
3.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
在實際工作中要實現對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一方面是要強化財務的監督職能,即從提高財務參與項目材料采購、成本費用支I葉J核查等活動來提升財務的事前和事中管控,從而強化企業財務總部對項目各項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另一方面則是要把全面預算管理及財務分析等管理會計工具充分利用起來,從而為財務考核提供有效的量化數據保障,同時也增強了財務集中管理的執行力。
4.以信息化為基礎,通過統一會計業務處理的標準化流程和賬務處理方式等來強化建筑施T-企業的財務集中管理的力度
建筑施工企業要實現財務集中管理,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會計核算信息化平臺的搭建,即在平臺內要有統一的會計核算業務處理審批流程,要有常規業務和特殊業務的標準化處理方式,要有統一的數據取值口徑來明確各項考核指標的計算方式,同時還應具備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定性標準描述等,只有這樣建筑施工企業才能對其所有的項目實現財務活動的動態監督,從而實質上實現財務集中管理。
五、結束語
本文結合建筑施工企業的一些獨有特點,總結和分析了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其實現財務集中管理的總體思路和具體路徑,以期能夠為建筑施工.企業順利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參考文獻:
[1]胡俏.大型工程建設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5(06).
[2]謝倪娟.淺談施工企業財務集中管理[J].會計師,2018(19):10.
[3]黃亮.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淺析[J].時代金融,2015(17)"06.
[4]李艷彬.論施工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控體系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國際商務財會,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