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保華
摘 要: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引導,目前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模式存在缺失,教師不注意提問方法,導致學生很難在課堂學習階段及時發現問題,個人的創新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提升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師針對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實踐教學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現問題能力
引言:對于小學生來講理論基礎學習枯燥乏味,學生只有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才能在實踐探索階段獲得驅動能力。學生能否提出問題,相對于學生課堂作答更加具備思維引導價值。當學生在分析處理數學問題期間,能夠將創造性思維融合應用起來,課堂教學就會更加具備針對性與有效性,學生的數學學習整體水平提升,能夠給未來的發展進步奠定良好基礎條件。
一、重視良好課程教學氛圍建立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引導期間,重視良好課程教學氛圍建立,使得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出疑問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因為性格或心理導致自己不敢發問,導致其發現問題能力培養很難得到保障。所以教師需要將現代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之中,課堂教學期間學生與教師能夠積極進行互動交流,平等、和諧的師生交流環境建立起來,對于學生來講是提升課程學習愉悅感,在一種相對較為輕松的狀態之下,提出問題的關鍵。小學生有機會釋放自己的“天性”,數學學習更加靈活性、積極性,那么就能夠避免不良學習環境或狀態影響,而導致自己不敢提出問題。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開放題,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之中,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與應用,當學生的思維空間、實踐能力在問題設置之中獲得啟發,在一種機械運算之中學生能夠獲得啟發,積極主動的去創造、去實踐,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思路,自然能夠提出更好的數學問題。
二、幫助學生掌握發現問題的途徑
教師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需要將數學教材中的難點與重點劃分出來,通過設立小組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理清認知矛盾的機會,做好對學生的思想啟迪、意識引導,最終能夠將有效提出問題內容。在一些運算法則學習基礎上,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明確計算順序,設置問題“49+78-56+62=?”詢問學生能夠在這一題目解析期間發現什么?針對這樣的問題設置有沒有學生可以做出簡便計算形式的講解?鼓勵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發現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經過討論與分析之后也能快速的發現問題。
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相對來講較為枯燥乏味,而教師讓學生留心自己身邊的問題,那么就能夠認識到社會生活實踐與數學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探索之中不斷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郊游、看展中了解數學問題的來源,比方說在郊游階段的食物、飲品、里程、速度等都能成為提出數學問題的構成要素,教師詢問學生“有誰能夠快速編出一個數學問題讓大家進行討論呢?”這樣學生在實踐探究階段,能夠將自己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逐步增強,還能在社會實踐中獲得啟發,實現對數學問題的積極探索。
三、創建教學情境合理應用問題
小學生天性活潑、求知欲強,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引導期間,了解學生性格做好課程內容的調整與優化改進,通過建立問題情境的途徑,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學生能否在課堂學習階段提出價值性的問題,需要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當良好的問題情境建立起來,能夠避免教學引導與教材例題解析的趨同性,設置探究性的問題,通過問題設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做好課程內容的深化講解,由此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需求。
所謂價值性的問題情境建立,讓學生置身于其中,明確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在講解加減乘除運算期間,單純的背誦口訣表不免有些乏味。教師可以圍繞一些實踐生活情境,詢問學生“今年植樹節那天,我們學校師生一共種植了300顆樹,假設我市有20所小學,那么師生共同種植的樹木總量是多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確定題目要素之后,學生利用計算機計算。而此時教師則可以問學生“你會用怎樣的計算方法?能否找出最為簡單的方法進行分享呢?”此時學生會根據題意提出相應的問題,有詢問教師“我們學校師生共有多少人呢?”“種植一棵樹要花多少時間?”“一棵樹的購進成本是多少呢?”等,教師將整個課堂學習氛圍調動起來,學生腦海中產生的問題也不盡是有價值性的,教師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之后做好價值性的問題甄別,當計算分析結果逐漸清晰起來,學生也能在課堂上用于提問,積極配合教師的課程教學引導工作。
四、教學評價指導工作
小學數學教師圍繞新課改的目標,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引導,需要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在問題分析中,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在進行教學評價引導期間,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出問題,遇到困難問題更加的理性、客觀,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在問題探索階段的優勢能力,同時還能把控教學時機做好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引導,課堂教學階段的多元化評價方法建立起來,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物質獎勵或口頭表揚,這樣學生在提出問題之后,才能在問題中獲得啟發或鼓舞,做好對數學知識的深度探索分析。
五、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發現問題能力培養,首先需要從學生問題意識引導,通過建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獲得課堂探索分析的機會。教師可以在備課指導階段,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做好針對性的教學流程設置,幫助學生產生發現問題并探索問題的興趣,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課程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立.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
[2]曲良哲.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0000(3):27-27.
[3]陳小秀.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綜合版),000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