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摘? ?要:“精準扶貧”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起著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定點送教、精準育師”是實現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改變目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專業師資匱乏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定點送教;精準育師
1? ? 問題的提出
“精準扶貧”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的發展及全民小康,是所有百姓的小康,落下任何一個民族,中國的小康就不可能成功。”[1]“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要激發貧困地區老百姓的內生動力,提高他們的脫貧能力,教育精準扶貧是根本之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教育阻斷貧困代際的治本之策。”[3]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著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神圣使命,因而,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起著不可或缺的獨特作用。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發展的關鍵時期,職業教育如何實現“精準扶貧”,是擺在每一個教育者面前亟需研究的課題。
2? ? 案例介紹
2018年9月,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委派電子電工專業課教師一名赴陜西延川職教中心支教。根據支教老師反饋得到的信息,延川職教中心的基本情況如下:延川職教中心是2016年由延川縣永坪鎮永坪高級中學和延川縣職業中學撤并改制而成,學校目前有教師69人,其中,男教師30人,女教師39人,高級職稱教師17人,中級職稱35人,初級職稱17人,教師平均年齡是38歲,均為文化課教師,學校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課教師。
延川職教中心自2016年成立后開始招收職業班學生,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在校學生128名,4個班級,其中高一1個班,高二1個班,高三2個班。由于該校缺少實習設備和專業老師,因而,學校招收的職業班沒有設定專業,各班課程設置以文化課為主,學生的畢業去向是在高三階段參加對口專業升學考試。因高三對口專業升學考試中,報考本科的學生必須參加職業技能考試,為了滿足學生需要,學校開設了電子電工、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等社團,聘請了物理、語文、計算機、音美老師擔任。社團的開設,從面上看滿足了部分高三學生對專業的需求。事實上,由于學校專業課教師的嚴重匱乏、再加上實習實訓設備的嚴重不足,該校學生的對口專業技能考試成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雖然該校學生文化課成績尚可,但是由于專業技能考試這一“短板”,學生的單招總體成績受到了很大影響,基本達不到本科線,學生的總體成績被限制在大專的檔次。
3? ? 案例分析
延川職教中心地處陜甘寧革命老區延川縣,延川是國家級貧困縣。從延川職教中心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專業課師資的嚴重匱乏不僅影響了貧困地區學生的對口專業技能考試,影響學生升入高一級本科院校,我們更應看到的是專業師資的嚴重匱乏,導致貧困地區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只是“徒有職校生的虛名”,而無“職校生之實”。除了他們的入學成績與普高有所差異,他們接受的教育類似于普高,課程設置以文化課為主,教授他們的老師同樣是來自于普通高中,他們期待的專業技能教學對他們而言只是鏡中花、水中月,他們只是待在職業學校的“低分普高生”,這樣的職業教育要想為貧困地區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只能成為一句空話。
4? ?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在扶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重要舉措,就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癥下藥,靶向治療。”[2]“脫貧攻堅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抓重點、解難點、把握著力點。”[3]因此,筆者以為,結合陜西延川職教中心現狀不難發現,要改變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現狀,促進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首先,要改變貧困地區現有職業教育師資匱乏的局面,加強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結合我校電子電工專業課教師支教實踐,筆者以為,堅持“定點送教、精準育師”策略,通過雙輪驅動,實現職業教育精準扶貧。
4.1? “定點送教”策略
定點送教就是直接委派教師赴指定的職業學校支教,直接援助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以求改善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現狀。
“定點送教”要堅持“精選、精準”原則。(1)選派對象要精選。習近平同志在治國理政方面提出了選人用人新理念,他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選人用人問題是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理念,在支教對象的選拔問題上,同樣也是適用的。支教不是一種功利行為,學校也不是應付上級的任務,不是完成指標,支教目的在于帶動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正所謂用好一個人帶動一大片。支教老師不只是人到,更關鍵的是要心到。因此,學校要精選素質高尚、德才兼備,肯吃苦,愿意為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奉獻的教師。(2)選派專業要精準。定點支教的目的是要充分發揮支教老師的專業引領作用,與當地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帶動受援學校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專業技能教學能力的提升以及實習實訓室的建設。因此,究竟選什么樣專業的老師赴貧困地區支教,不能搞一廂情愿,單相思,要對支教學校“精準識別”、把脈開方、對癥下藥。即要對支教學校招生情況、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以及師資現狀等進行摸底調查,在切實掌握支教學校需求的基礎上挑選受援學校需求的對口專業人選,從而實現支教的有的放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定點送教”只是解一時之渴,絕不是長久之計,要徹底改變貧困地區職業學校職教師資緊缺的局面,激發其自身的內生動力,培養一支帶不走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才是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追求的目標。因此,職業教育精準育師才是最有生命活力的精準扶貧策略。
4.2? 精準育師
精準育師是指要充分發揮發達地區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的優勢,以培養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專業課骨干教師為核心,通過跟崗研修、短期集中學習、專題講座等開展骨干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搭建專業“同步課堂”,實施教學資源共享,為貧困地區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專業人才隊伍。
(1)以精準培養為重點,開展骨干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基于貧困地區專業師資幾乎空白的情況下,要在短時間內讓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師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教師培訓必須是務實管用的。為此,教師培訓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精心選拔培訓對象。開展骨干教師培訓目的是短期內促使貧困地區教師專業得快速成長,緩解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師資緊缺的現狀,盤活現有教師存量,培養教師一專多能的能力。因此,貧困地區在選拔教師參加培訓時,要考慮該教師今后能否有余力承擔學校專業課教學,是否具有接受專業轉崗的能力,從而使培訓教師今后能學以致用、發揮示范效應。二是精準定制培訓內容。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充分調研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現狀,依據其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師緊缺情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精準到學科,精準到需求設計培訓內容,力求做到針對不足補短板,強弱項。三是精準定制培訓方式。骨干教師培訓是讓貧困地區教師短期內獲得必備的專業知識,提升其專業素養,是一種應急培訓,因此,宜根據貧困地區教師的實際情況實施培訓,可以采用跟崗研修、短期集中學習、專題講座、案例教學、優質課觀摩、一對一幫教等切實有效的方式,讓培訓教師在短期內提升專業水平。
(2)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搭建專業“同步課堂”,實施教學資源共享。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推廣,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育“精準扶貧”。一是搭建“同步課堂”,發達地區職業學校和貧困地區職業學校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把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專業課堂教學連成一片,實現學校間教學的聯通,讓發達地區職業學校優秀的專業課教師通過“同步課堂”對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通發達地區職業學校老師與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互通交流平臺,加強雙方的業務交流,促進貧困地區職業學校教師的業務提升。二是建立立體化教學資源。東部發達地區職業學校要以現代信息為手段,將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試題庫、網絡課程和仿真實訓資源等與貧困地區職業學校實現網絡共享,讓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教師在家門口遠程接收發到地區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提升教學能力。
職業教育是我國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精準扶貧中起著獨特的作用,是脫貧攻堅的有生力量。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絕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職業教育扶貧的路徑,提升職業教育教育“精準扶貧”實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寧夏考察時強調[N].中國青年報,2016-07-21(01).
[2]習近平.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 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3]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