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志
摘要:在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距離感訓練同體能訓練同樣重要,散打運動中距離感的掌握能力高低與否對運動員競技狀態和能力更是有直接影響。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青少年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方式方法較為單一,很多青少年散打教練對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認識也較為模糊。本文將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相關事宜進行研究,并就如何更好進行訓練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散打;訓練;距離感
青少年散打運動員的培養較為系統,散打運動本身與現代搏擊理論聯系密切時,一些搏擊技巧更是與散打技巧間十分相似。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訓練中的距離感訓練得到了較多關注,但實際訓練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受制于傳統散彈運動員訓練模式廣泛應用的影響,很多青少年運動員對距離感的培養和提升并不關注,現有的距離感訓練方式方法在實際運用上也越發困難。鑒于此,探尋出更好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進行訓練的有效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必要性
在散打運動中,運動員應當對距離有一個較好的感知,距離感訓練自然而然會成為散打運動員日常訓練中的一般構成。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訓練中,距離感訓練同樣十分重要,這一訓練內容也是讓青少年能夠對散打有全面認識的基礎所在。現階段,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整體狀況并不良好,很多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對體能、力量、靈敏度訓練的關注度較高,距離感訓練往往處于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之中,久而久之,在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訓練中,距離感訓練內容的實際占比也不斷降低,這是散打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運動員對距離感的認識
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更好進行需要讓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對什么是距離感有一個較好感知,在青少年思想意識層面對距離感有一個較好的認識后,其行為端的訓練活動進行才能正常進行。距離感訓練是一個相對復雜且系統的過程,教練員一對多地進行距離感訓練也會受到內外部諸多因素影響。為此,教練員需要引導青少年運動員認識并重視距離感訓練,特別是在青少年運動員群體對距離感的認識存在明顯差異時,讓青少年對距離感訓練產生較大認同可以對距離感訓練環境進行較好優化,這也有利于后續距離感訓練活動的正常開展,優化訓練質效。
(二)依托步法訓練進行距離感掌握
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需要從步法訓練上入手,很多成年散打運動員的思想意識層面雖然可以對距離感有一個較好感知,但其步法跟不上思想意識變動時會導致競技狀態受到很大影響。在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進行距離感訓練時,教練員需要將一些基礎步法,特別是閃躲步法向學生進行講解,并通過親身示范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步法變化同實際距離調整間的關系有一個較好感知。散打運動中步法的變化勢必要與身法的變化聯系在一起,教練員在圍繞距離感訓練這一中心進行步法講解時也需要同身法變化間聯系起來,從而讓青少年散打運動員在運動的狀態中對距離感以及距離變化有一個較好感知。
(三)增加限制條件提升距離感知能力
距離感可以簡單理解為距離感知能力,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中也要注重運動員距離感知能力的提升。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可以創設一些限制性條件,并在運動員在已有限制性條件影響下進行散打動作練習,從而將一般性的訓練活動同距離感訓練練習起來。例如,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的掌握需要視覺和動覺來實現,教練員可以讓運動員蒙上雙眼進行方向辨別,或設置一些移動障礙物讓運動員進行試探性擊打。不僅如此,教練員要對散打運動員以熟悉的訓練環境進行不斷改變,從而讓運動員可以在一個相對陌生的訓練環境中進行距離感知,加強散打運動員的應變能力。
(四)結合實戰進行精準指導
青少年散打運動員日常訓練同實戰之間具有很大差別,在距離感訓練中教練員也要將其融入到實戰之中。例如,教練員可以定期要求運動員進行分組對抗,并記錄下來不同運動員實戰中的表現。對于一些個性特征較強的距離感掌握與調整不足,教練員要直截了當地指出來,從而讓運動員可以及時地在實戰中進行調整。對于那些共性特征較為明顯的問題,教練員應當對其進行集中分析并在后續的教學和訓練活動開展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彌補。結合實戰進行距離感培養與提升的精確指導是常規距離感訓練的一種有效補充,其對于青少年運動員距離感的提升更是具有極大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距離感訓練需要成為青少年散打訓練中的重點內容,教練員也需要結合青少年散彈教學和訓練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距離感培養與提升的訓練嘗試。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散打運動員距離感訓練的方式方法相對較多,教練員也要注重不同方式方法在選用上的不斷調整,并結合實戰對青少年散打運動化進行精準指導,從而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結合散打運動員的個體差異進行距離感培養與提升的相關訓練,使其相關技能得到進一步培養,繼而達到訓練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學政,周長濤.遼寧省青少年散打運動員運動成就心理控制點類型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 (01).
[2]沙景榮,王潤平.大學生運動成就心理控制點與情緒的關系[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 (01).
[3]祝蓓里,張藝宏.對運動員運動成就責任的歸因定向及心理控制點類型的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1993 (02).
[4]孫士杰,張萍.我國青年女子排球運動員心理控制點類型的研究與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 (01).
[5]王潤平,沙景榮.大學生運動成就心理控制點與自信心關系分析[J].體育科技,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