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
【摘要】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雙創”政策的推動下,中國正在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同時打開了全開放的世界貿易新格局。在全開放新格局背景下,高校貿易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挑戰及機遇。市場對貿易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貿易專業要結合全開放新格局創新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能力及跨語言交流能力、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探究,以使培養的貿易人才適合全開放新格局的需求。
【關鍵詞】 全開放格局 國貿專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20-01
0
人才培養是教育永恒的主題,在經濟全開放格局的背景下,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使命。隨著“一帶一路”及“雙創”的深入,中國正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從市場貿易人才供需來看,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不但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反而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面對國際貿易背景的變化,我國高校貿易專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實現人才與市場的完美對接,促進我國貿易快速穩定發展。
1.全開放新格局背景下市場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要求
1.1數量增加
全面開放的貿易新格局給我國貿易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使其外貿規模不斷擴大。在雙向投資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量跨國公司涌現,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大。
1.2重視市場開發能力
隨著我國外貿地位在國際市場上的提升,相關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積極性在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意識在提升。外貿企業不僅要求國際貿易人才掌握基本的貿易知識,更注重人才的市場開發能力、市場分析能力。
1.3重視創新創業能力
隨著“一帶一路”及“兩創”的深入,市場需求吸引著大量國際貿易人才加入到對外貿易活動中。市場對貿易人才的創新能力及創業能力要求較高,因為企業發展離不開創新,也就離不開創新人才的支持。企業要求貿易人才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1.4重視職業道德素養
雖然在全開放新格局下企業要求國貿人才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市場開發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企業也要求國貿人才忠誠、愛崗、具有奉獻精神。不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在招聘人才后都要進行培訓,以使其適應企業發展需求。如果員工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出現人才流失后會給企業造成招聘成本及培訓成本的浪費,嚴重會導致企業的技術信息及商業信息遭到泄密,從而給企業的經營帶來風險。那么,在全開放新格局下,企業更注重人才的職業道德素養。
2.全開放新格局背景下市場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2.1科學定位培養目標
從高校人才培養和企業人才需求兩個角度來看,科學定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人才適應社會需求有重要意義。高校要根據自身發展特點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的科學定位,由于不同學校的師資水平、教育資源等都存在差異,導致人才培養質量存在差異,如果統一各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勢必造成人才培養質量的差異。那么,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設置科學的符合國際貿易企業需求的目標,以使培養的人才在畢業后能更好地服務于貿易企業。企業可參與到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制定過程中來,目的是實現教學企業化。因為企業是人才需求單位,他們對人才培養有較好較實際較科學的導向作用,可密切關注國貿專業畢業學生的能力,并在發現問題后向學校進行反饋,使學生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高校要將企業對人才需求列入人才培養目標中,將國貿專業的資格證書考試列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使教學與職業能力考試結合,使培養的人才更適合企業發展需求。
2.2進行課程體系改革
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在進行課程設置時使課程與社會需求進行對接,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首先,增加實踐課程的比例,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實踐課程學習過程中增強自己理論聯系實際,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課程設置要協調,避免不同科目的課程內容的重復。再次,加強關聯課程的學習,增強“一帶一路”及“雙創”背景下相關國家經濟發展歷史及趨勢的學習,針對貿易規則和市場戰略制定相關課程,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契合企業的需求。
2.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基,是國家發展的基石。在全開放新格局背景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要提高學生國際化的創新能力。首先,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根據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程度對培養的學生進行打分,并從中發現短板,以探討解決對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其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引入創業導師,選擇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及地方企業成功人士進行講座,以拓寬學生的職業規劃視野,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最后,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入拓寬學生視野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課程,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2.4注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
高校國貿專業學生畢業后要進入外貿企業工作,需要與世界各國客戶進行交流,企業在選擇國貿人才時會考慮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溝通能力。雖然企業對人才的外語溝通能力要求不同,但國貿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外語聽、說、讀、寫能力,以幫助企業在對外貿易過程中談判和簽訂合同等。在全開放新格局下,與我國企業進行貿易的各個國家國情、語言等都不相同,因此不能僅限于學生的英語、日語和法語的教學,還應該開設其他小語種的教學,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
總之,高校國貿專業作為培養企業進行外貿溝通的重要人才,需要在全開放的新格局下創新教學模式。通過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注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以使培養的人才可以實現與社會、企業的零對接。
[ 參 考 文 獻 ]
[1]薛鵬,武戈,邵雅寧.“一帶一路”背景下國貿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對外經貿,2015(12):143-145.
[2]曹志朋.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我國大眾創業的財政政策支撐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
[3]肖曉芳.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