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娟
【摘要】 在大環境作用下,對于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既能講課更能寓教于樂。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期,所以初中生的道德法治課顯得尤為重要。要求教師能正確引導學生的三觀,并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關鍵詞】 靈動生成 導學案 有效性 道德法律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42-01
0
引言
此文將具體闡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靈動生成并結合導學案講述有效性途徑。初中思想政治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更要寓教于樂將法律與政治思想結合起來。
一、合理研究初中生道德法治學科的課堂教學方式及其有效性的重要組成
(一)初中教師導學案的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做筆記,教師寫教案。長此以往,教師沒有上課激情,學生枯燥乏味。
這就是一般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教師占課堂主導地位,學生被動的聽課學習,這樣單一僵硬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無法有效的參與到課堂中。長此以往,初中生的道德法治課將毫無意義,老師為了講而講,學生為了聽而聽。
初中生正值叛逆期,對周圍一切事物擁有好奇心。而這是有助于教師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
如果教師合理運用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上能夠捕捉到學生感興趣的點,這門課程將不會枯燥乏味。
并且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要三觀正確,這樣才能起到榜樣作用。其次教師應該深入淺出的講解道德法律的內容。了解知曉學科對于學生的意義與影響,而不是單純為了應試教育。教師還應對所處學科展現極強的專業性。讓學生發自內心的被教師的學識所折服。
(二)教學方式的有效性
首先打破傳統模式,師生建立新型關系。教師可以將學生作為朋友,視學生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人格,充分尊重學生。
因為這個階段是初中生身心有著巨大變化的時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后,有助于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的三觀。教師要注重每個個體的差異性,學生的思想并不能達到統一一致,所以需要教師因材施教,耐心對待每個學生。
針對接受不同家庭教育的學生要注意因材施教,尋尋漸進的引導,萬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引導學生學習孝道,孝順父母,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知曉父母的辛苦。并從法律的角度上闡述孝道的義務和道德,讓學生樹立自己的道德觀,底線和紅線。
對于思想品德課堂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創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初中道德法治課堂導學案結合中的影響因素
(一)內部因素
初中教師要制定清楚明確的教案,并考慮學生的各種因素。教學方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寓教于樂。
培養初中生的法律意識時,采用各種形式讓學生清晰明了犯罪種類,知曉犯罪后果,違法后果。
對于生硬難以理解的法律層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教案的內容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采用播送相關法律新聞,可以在教案里準備一些法律故事,由輕重兩種情形來具體講述法律案例。
這會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深度理解道德法律內容,促進師生良好的關系。
(二)外部因素有關網絡信息技術利弊
現今社會是互聯網時代,一切信息都可以從網上獲取,這對于初中叛逆期的學生來說有利也有弊。
運用現代科技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閱讀理解有關法律道德問題,也可以幫助教師在寫教案搜所思路。
但是互聯網也是有弊端的,有些不良商家借助網絡平臺對初中生傳播其他有害信息,對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教師及時發現并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互聯網不利因素將會給學生的道德觀念產生對立面的影響。所以,教師嚴格把控互聯網對于初中生的積極影響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靈動生成的有效性
(一)靈動性生成可借助先進的電子設備進行授課
初中的道德法制課程本就是單一枯燥乏味的課程,教師要改變想法,轉變觀念,采用靈活的方式來進行講解。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師進行講授道德法制課,制作幻燈片等形式來活靈活現的替代教案和板書。
為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同學們親身參與親身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視頻,拍攝屬于學生自己的關于道德法律的小電影。
這會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寓教于樂的形式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并能很快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配樂講述道德故事,帶領學生觀看課件及道德法律影片。學生會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對于道德法律這門課程行程自己的觀念,產生自己的想法,教師適時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予以解答。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的總結。使的學生完全理解所學的內容。這樣對于教師和學生提高道德法制學科的有效性都是一個提高。
(二)教師采用不同角度授課
教師可以采用以道德法律類小品舞臺劇的形式替代傳統應試教育的考核試卷。這會讓正直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因好奇興奮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教師可以編寫劇本設定情境來替代傳統模式下的教案板書,這使得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合理調動現有資源,通過新穎的教學手段,營造一個學習情緒高漲的氛圍,其目的就是讓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于道德法制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靈動生成與導學案巧妙結合應用有效性探究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占據課堂主導地位,要靈動性的教授道德法律的課程。道德法律課程對于師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導學案,靈動生成相結合的方式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的。
[ 參 考 文 獻 ]
[1]白紅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648(28):34-35.
[2]李武幫.新課標下多媒體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46):128-128.
[3]徐秀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運用[J].考試周刊,2018(41):128-128.
[4]王立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意識的培養研究[J].祖國,2017(5):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