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摘 要:語文學科不僅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還對學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主要探討了高中語文思維型課堂構建的策略,以期為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切實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型課堂;構建策略
語文學科是一門閃耀著人文光輝的學科,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學生可以暢游知識的海洋,充分地發揮想象力,鍛煉創造性思維能力。語文學科教師應努力抓好語文學科的這一優勢,在教學中積極地探索思維型課堂構建的策略,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
一、預習設疑,啟發思維
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等雖然主要依靠自身來提升,但是語文學科教師的啟發同樣十分重要。要想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地得到開發,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前設置具有啟發性和探索性的問題,供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探索。
教師設計的問題難易度要適合當前年級的學生,如果問題設置的難度過大,大部分學生思考半天還是得不出答案,學生就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失去探索語文學科知識的積極性,這說明問題的設置不太合理,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反之,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非常容易,學生覺得毫無探索的必要,就會失去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熱情。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狀況,科學地、合理地設計問題,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
二、自主探究,發散思維
高中語文學科思維型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如果教師在語文學科的課堂上一味地自己講解,就剝奪了學生思考、分析,以及鍛煉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教師應改變自身教學的理念,將語文學科教學的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索語文學科知識。在學生自主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會有發展的空間。
教師可以為學生的探索活動設計一個或一系列的問題,以供學生探索。有的課文不容易理解,需要經過逐步探究,學生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對于這樣的知識,教師就需要設計多個問題。教師設計這些問題時應注意,這些問題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教師對學生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應該較為簡單,使全體學生都能輕易解答出來。而接下來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應該逐層提高。通過這樣一層一層地逐漸深入探究,學生就會越來越明白作者要表達的主旨,從而深入地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能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索知識的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學科學習的效率,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教師指導,點撥思維
如果教師任由學生自主學習語文學科知識,學生的思維可能會朝著一個不正確的方向發展,并且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從而使高中語文學科的思維型課堂構建成為空話。鼓勵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并不是說教師可以不用管學生了。相反,在學生自主探索語文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點撥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在學生探索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巡視和觀察,能有效掌握和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針對學生在探索中出現的思維上的不足、漏洞,教師應快速地想出解決之道,對學生加以指導,使學生的思維步入正確的軌道中。教師富有針對性的點撥,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撥云見日的作用,使學生感到豁然開朗,有助于學生提高語文學科學習的效率。只有教師加強對學生自主探索的引導,才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開發,才能引導學生的思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思維型課堂的有效構建。
四、課后練習,鍛煉思維
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除了教師教學用去一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索語文學科知識的時間就更少了。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學科的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抓好課下的時間,在課后加強這方面的練習,這樣才能使思維型課堂的有效構建由理論轉變成實踐。
教師在教學完一篇課文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可以鍛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作業。例如,教師可以就一篇課文,讓學生進行續寫。這就給學生發揮想象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頭腦中的想象自由寫作。教師在看到學生的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后,不僅不能批評學生,反而要進行鼓勵和保護。學生的各種創造性思維得到肯定后,就會增強其學習和探索的自信心,從而為學生自由發散思維掃除障礙,打好基礎。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中,通過課前預習設疑,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能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能點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課后練習,能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上舉措,優化了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助于實現高中語文學科思維型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玉琳. 語文思維型課堂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2]陳美.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6.
[3]于宏. 高中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