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芳
摘 要:我國現代教育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弊端,中國教育改革在不斷的創新。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學生身心成長的基石,對于學生的發展尤其重要。教育者越來越感受到了情感教育在小學階段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去觸碰學生的情感脈搏。本文以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索和研究為題,希望可以通過本文的闡述給小學語文老師一些教學幫助。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語文;重要性
一、對情感教育的理解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接下來我從兩個層次分析一下對情感教育的理解。
從宏觀教學層次來說,情感教育是學生和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將知識和情感結合的一種良性教育,可以通過課本里的情感氣息不斷地去感染學生,可以利用現在很時新的一些教學方法,如生活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創設情景法等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調動自身情感因素。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從學科教學層面來說,小學語文學科的情感教學需要老師對情感教育有正確深刻的認識,然后在組織課堂活動中,把情感教育滲透到每一個環節,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和理解,對文章有代入感,這樣會大大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培養健康的心靈和完美的個性,使認知與情感實現同步發展。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豐富了情感,學會了做人,真正利用學科工具,達到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著無法替代的位置,可以看出對于學生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當下,教育已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教育者的目光轉向了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的方向。情感教育在語文中的滲透是培養健全人格最好的方式,這里會有很多的精神通過情感教育課堂傳遞給學生,不同的文章會傳遞給學生不同的人文情懷,豐富學生情感世界。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發展,而不是依靠外界力量的強制前推。在尊重個性差異的同時,讓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以全面發展。讓學生認可語文學科,將在情感教育中收獲的成果運用到語文習作上,讓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促進學生的情商大幅度提高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綜合能力較高的人才,對學生情商的培養,不僅有利于綜合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小學語文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通過對文章主人公的分析,讓學生們了解情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加強對情商培養的重視。
(三)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相處
小學老師的情感教育做到位,對學生、對班級、對學校都是一個好事情。在情感教育中,學生的自身情感會慢慢豐富,他們會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該充分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和關愛,這樣他們也會變成心中充滿愛的人。老師不要做課堂的領導者,應該做課堂的引導者,建立民主教學氛圍,實現積極熱鬧的課堂效果。一方面可以激起學生的氣氛,另一方面還會促進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喜歡老師,也會喜歡語文學科,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延續。
三、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體應用研究
第一,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刻認識情感教育的內涵,掌握情感教育的目標,認真尋找實現情感教育的方法。語文老師是情感教育的輸出者,所以只有真正了解情感教育的精髓,才會在教學中運用得游刃有余。教育學者杜威曾經提到:“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边@告誡教育者不能單純以知識的輸出為教育目的,而更要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小學老師要遵循教書育人的職業目的,發揮好新課標下教師作為引導者的教育角色。教師應該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設計中,讓學生通過學習優秀的文章,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態度,例如選用創設情景的方法,會讓學生更有代入感。教師應用心設計每堂課的每一個環節,借助豐富的情感課堂,滋潤學生的小小心田,讓學生變成一個情感豐富的完整的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情感教育。根據學生情感的發展規律我們可以知道,小學生有向師性,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小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滲透情感教育,還應該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關愛、尊重和理解。動用情感手段,刺激學生的情感發出,并使其對學生產生深刻長遠的影響,這是教師操作下的長期性的情感教育。
第二,小學語文教學,若想實現學生的情感教育目標,應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充分挖掘情感內涵,尋找文本支點,進行深層對話,但又不局限于書本,適時遷移,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作品,都是作者對人生體驗、生活情趣、道德情操或人生理想的反映,在教學時應該抓住文本的特點,在認知教育的基礎上,選擇情感教育的方式。對于小說,重在閱讀討論中分析人物、情節、環境,實現情感教育;對于詩歌重,在知人論世、吟詠詩韻中,實現情感教育;對于散文,重在品讀鑒賞中,實現情感教育,對于文言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情感教育;對于戲劇,最好是讓學生角色扮演,揣摩人物性格,理解情感。
第三,小學生處于認知發展的初期,根據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進行教學,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小學語文課文很多是作者根據生活實際展開聯想,或者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進行書寫的。這樣的文章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接受。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文章,以文章中的一些小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充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聯想。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感同身受,在潛意識中接受情感教育。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學科有著巨大的育人價值。小學語文涉及到了多方面的教學內容,比如:習作、閱讀、文言文等。這些內容中有的是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出口,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有的是為學生提供新的思路;還有的是為學生提供榜樣的力量,給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暗示和能量。所以研究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把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提到教育首位,這也是新課標下的育人理念,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讓小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96-97.
[2]鄭璐璐.小學語文教科書選文內容的情感教育價值取向分析——以人教版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02):12-16.
[3]李彩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學周刊,2017(2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