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學習之母,培養學生識字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我大膽探索,利用編謎語編順口溜進行識字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培養;探索;識字;興趣;形聲字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加快小學生的識字速度,是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創造一個樂觀和光明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一)對形聲字教學我利用編謎語的方法
在教學“鮮”字時我讓學生猜謎語,例如,出示謎語:“一邊打魚一邊放羊。”沒想到學生一下子猜了出來是“鮮”。在教學“影”字時我出示謎語:“紅日高高掛,照在北京城,投下的三撇是背影。”學生立刻猜出是今天學的“影”。
凡遇到形聲字我就這樣引導,出乎意料的是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了百倍,課堂活躍了起來。于是我就引導學生當主角出謎語,出示下一個生字“簡”,接著提問:“誰能也編一個謎語來讓大家記住這個字?”學生們紛紛舉起小手:“老師我知道,老師我會。”有的說:“門內有太陽,門上長竹子。”有的說:“一間房上長竹子。”這樣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了,行動積極了,個個都躍躍欲試。
(二)在教學同形字,同音字的時候我利用編順口溜的方法進行授課
編順口溜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也深受小學生的喜愛,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也能激發小學生學習的濃厚的興趣。
“興趣真可謂是學習之母”。學生有了識字的興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思想負擔,也推翻了壓在學生頭上的兩座大山--機械的死記、機械的硬寫。因此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心靈放飛自由,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揮,將自身體驗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的動力,從而達到新課標提出的學生主動識字的目的。
二、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識字效率大大提高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接受教育轉變為主動求知。編謎語、順口溜識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記憶、觀察、想象出現了積極的活躍狀態,學習動力源源不絕。
在課堂上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爭相發言各抒己見。如“碧”字,有的這樣編:“一位白胡子王爺爺坐在石頭上。”有的這樣編:“王爺爺白爺爺坐在石頭上。”再如教學“攀”字時,兩棵大樹枝枝叉叉,長在空中大手來架。“告”,一口咬掉牛尾巴。“筆”,上邊竹子下邊毛,寫字畫畫離不了等等。在課外作業時也讓學生回家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猜,孩子們猜謎語、編順口溜的勁頭就更足了。學生取得了成功的體驗并得到公平的獎勵,一句表揚,一朵紅花,一顆小星都會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喜悅,激起滿腔的熱情。這種賞識教育手段用于識字教學,能夠不斷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力量,促使兒童不斷地努力。例如,上課之前讓學生說說自己又認識了多少個漢字、什么字。有的學生一次能說好幾十個字,這時教師就要抓住這個機會及時給予學生展示平臺,讓他們做小老師。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自己學會了許多字,還教會了其他學生,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學生識字興趣胃口大開,主體自覺,身體力行,躬身實踐。久而久之,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識字基礎,對識字找到了規律,形成了學習能力,學習漢字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現在一節課能學會幾十個生字,并且記憶還很牢固。由于學生識字興趣大增,語文課興趣愈發濃厚,閱讀寫作水平也有所提高,因此我所帶的班級語文成績一直保持第一。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編謎語、順口溜自然地把識字課由理性分析轉換為學生的感性體驗。每個漢字都是一個整體,在編謎語、順口溜的過程中,就要把它分解成相關聯的幾個部分,再組織成語言,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比如學生給“閉”編謎語,“門里有人才。”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才,其次想到了門,門是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而“人才”的概念對小孩子來說比較抽象,所以他說出人才就很不簡單了,這時教師再加一句,什么樣的人叫“人才”呢?接著進一步講解,有知識,有能力有特長的人叫“人才”。
由此可見編謎語、順口溜的過程既在無形中給了孩子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機會,又培養了孩子的想象能力,豐富了孩子的傳統文化知識,促進并帶動了學生積極的閱讀興趣與探求欲。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謎語、順口溜沒有幽默、準確、形象生動、簡練的語言是難以使人記住的,也難猜出來。因而編的過程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孩子們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教師就必須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識字教學方法。利用編謎語、順口溜教學,不僅讓學生在思想上有了充分認識;弘揚了祖國傳統文化,既學習了傳統文化的精髓——猜謎語,又深入觀察了漢字的結構特證,發揮了自己的想象,推出自己的教學特色,無形中使學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編謎語、編順口溜教學還能創設快樂的教學情境,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喚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了樂中學,玩中學。這樣一舉多得既能幫助學生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又能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郭曉敏.小學低年級趣味化識字教學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2016(07).
[2]郭小丘.字理分析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
[3]李小環.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科教文匯.2014(12).
作者簡介:
張淑蘭,女,漢,河北淶源縣,中學一級教師,大專,河北省定州市長勝園子弟學校,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