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玉
摘 要:核心素養是一種學生所必備的素質能力,它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使之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其內涵也是極為豐富的,不僅包括個人的自我發展和思維創新,還包含與同伴之間的協作交往能力,乃至更高層次的家國情懷,而關于歷史課程的核心素養培育又是較為特殊的,其中涉及的時空觀念、歷史理解、歷史價值是較難實踐的,因此需要教師在此問題上進行更多思考和嘗試,綜上本文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措施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學措施
引言:教育改革中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是改革潮流中的重要一環,可以說是教育發展的關鍵,高中階段的不同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是不同的,其培養方式也存在差異,尤其對于歷史課程來說,其實踐難、體現難的問題一直成為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難點,核心素養的塑造途徑主要來自學校的教育,因此教師需要擔負起核心素養培育的重任,引領學生做好高考復習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一、歷史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分析
歷史課程的核心素養在于幫助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中形成穩定、必備的歷史思維和歷史價值觀,其核心內涵的組成是較為抽象的,尤其是時空觀念,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歷史課程中不同年份的不同事件的記憶是枯燥和混雜的,在考試中也會頻繁出現錯誤,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對歷史宏觀時空觀念的缺乏,只有學會站在全局角度,將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置于對應的時空中研究,才能梳理出歷史的邏輯,熟悉歷史演進的脈絡,對歷史年表的記憶就會變得更為容易。[1]此外,歷史課程涉及的史料是較為繁雜的,有效歷史信息的提取也是核心素養培育的內涵之一,學生想要對歷史進行正確、客觀的認識,必須學會對歷史資料的搜集、篩選、甄別,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若干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有效歷史資料的篩選、組合,最終通過收集的資料佐證出自己對歷史的敘述和理解,歷史的理解也應當是公正的,教師應當培養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歷史觀,所有歷史事件都需要一視同仁的正確面對,以此幫助學生形成對歷史的穩定評價。不同歷史背景和情境下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是需要辯證眼光進行看待的,學生應當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和現實形成自己的認知。核心素養的培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最終形成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民族情懷的自豪感。[2]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措施
(一)改革教學理念,發揮巧思教書育人兩不誤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備考高考的關鍵時期,很多老師的教學主旨和方式始終無法脫離應試的現象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想要推進教學手段的根本改革,必然要將教學的重點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轉為育人育材,許多教師對核心素養培育的理解是存在誤區的,認為相較于無法量化的核心素養培育工作,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反而更能凸顯教學成績和效果,其實二者的宗旨并非互相沖突的,教師需要改革的是教育理念,即將教學關注點從“教師如何教”轉向“學生如何學”,在幫助學生收獲應試能力、鞏固知識基礎的同時,為其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歷史觀、學習態度,從而做到教書育人兩不誤,學生掌握的的知識不再是書本上的考點,而是一種不斷進階的能力和智慧,一旦確立明確目標,從根本發生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師將會自發性的圍繞核心素質培育設計并開展教學計劃,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中達到知識的升華,歷史教師對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認識越清晰,就越能主動的實施歷史課程的改革,最終在個性化的教學中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工作。
(二)根據核心素養設計教學計劃,課堂中強化教學滲透
課堂是核心素養培育的主要途徑,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當是同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相結合的,教師在滿足課程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對起歷史事件背后的核心素養內涵進行提煉,從歷史價值觀入手完成教學的滲透。如在進行五四運動的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我的1919》中我國外交團對日本代表的駁斥的精彩片段幫助學生了解五四運動的事件背景,從而認識到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五四運動背后的愛國、進步、民主精神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提倡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歷史真實面目的探索,逐步形成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教學也可以采用分工合作、交流討論的互動模式,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制定計劃、收集材料并進行分析、討論后最終得出相關的研究成果,這種方式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動手收集能力,學生帶著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對歷史的理解會更為深刻。
創設情境的方式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手段,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五四運動場景的短劇表演,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五四運動中的一員,穿越時空中表達對救國救民的吶喊,由此不僅能使得學生打開心扉同歷史人物對話,自我表達的能力也能得以提高,還能加強對該歷史事件相關知識點的記憶鞏固,同時歷史價值觀的培養也能落到實處。由此可見,想要在歷史課堂中做好核心素養培育的全面滲透是需要技巧的,課堂的豐富性是首當其沖的關鍵,教師應當將各種多媒體形式充分應用到課堂中,在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環境中幫助學生增強體驗和感悟,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花費教師較多心血的,可將來的效果可能是影響學生一生的。
三、結束語
核心素養教學的滲透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尤其對于歷史課程而言,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培養情感價值觀的過程進行評價和反饋,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同時對現有的教學計劃進行修正,確保符合教學實際,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終能在日積月累的教書育人中快速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達到素質的全面培養。
參考文獻
[1]楊星.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J].考試周刊,2017:154.
[2]陳鳳娥.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高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