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
摘 要:長期以來,歷史對于學生以及教師來說一直是一門“副科”,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根據教育改革要求,初中歷史課程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初中歷史內涵豐富,包含了我國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也有國際上重大的歷史事件,是學生了解中國以及國際歷史的重要途徑。但現在歷史課堂中,教師課前準備不足、教學課堂單一,學生也缺少了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方法:課前導入;趣味游戲;影視資料
由于歷史課程本身就涉及到較多的時間問題、人名問題以及地名問題,這種原本就很枯燥的學科非常容易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帶給學生一種乏味感,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注意力分散的問題,歷史課堂中的課前導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問興趣。同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利用多媒體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教學模式,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正是對科技感興趣的時候,將影視作品引入歷史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課堂變得更豐富多彩。有效地將歷史教材內容與趣味游戲相互結合,不僅可以活躍課堂,還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
一、課前導入
新課標對于教學已經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改變傳統的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授課方式,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歷史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本身具有較強的連貫性,這種狀態下更要求學生及教師能夠在日常授課過程中通過導入教學法來完成課與課之間、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銜接與構建。成功的導入教學在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已經掌握的核心知識進行補充與鞏固,以此來更加方便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與拓展當中。
例如,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我會事先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預習這一課并搜集相關資料,上課后我將全班同學分成了七組,分別代表戰國時期七雄,每個小組里選出一位準備充分的代表上臺。我會擔當旁白,給學生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在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戰國初期,這個時候七雄形成了,從歷史角度來講,齊、楚、秦、燕是春秋時期就形成的四國,還有由晉朝分裂的韓、趙、魏三國。”根據我所說的內容,學生們自動形成“七雄”的局面,再由“各國”發言人說出自己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及與自己國家相關的歷史事件,臺下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我最后總結學生們的發言,隨后進行正式上課。利用這種課前導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趣味游戲
要做到靈活并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入游戲,這樣做可以引發學生們積極學習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起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游戲環節,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增長學生的知識。
例如,以學習《三國鼎立》這一課為例,我先向學生們講完這一課內容,然后讓學生看書消化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我將有關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簡寫成一個關鍵詞寫到黑板上,隨后我將選取兩名同學扮演“曹操”和“諸葛亮”,讓這兩名同學到黑板前,將與自己相對應的關鍵詞選出來并標記好,讓其余學生檢查對不對,如果不對再加以改正。將兩名同學請下臺后,從舉手的學生里選擇幾位到臺前回答問題,敘述關鍵詞發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這樣做不僅鞏固了本課學習的內容,還通過小游戲的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三、影視資料
一些重要的獨立性歷史事件,僅僅靠教材和老師的講述,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以利用影視資料,讓學生通過觀看的方式理解教材。要選取適合中學生的影視資料,其必須具備歷史必備的特征,同時能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其內容也必須是積極向上的。影視資料的運用有利于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過程以及細節,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認識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前的社會環境、社會背景;有利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等價值觀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直觀地面對歷史人物,學會對歷史人物進行客觀的評價,這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較大影響。
例如,以學習《辛亥革命》這一課為例,在2011年上映了《建黨偉業》,主要講述的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電影按照時間順序客觀地講述了這一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在上課時,我先向學生們講述課本上的內容,隨后我會利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播放其中某一片段,片段結束后,為了讓學生更明白辛亥革命對歷史發展的意義,我會向學生們總結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發生,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開創了亞洲第一個共和體制;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
對于有些學生來說,歷史這門學科是較為枯燥的,如何改變學生的這一看法,如何改變歷史的教學方式,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教材內容,并且讓學生可以牢牢記住,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思考的。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科技的發展,教師可以選擇利用多種方式方法,使學生充分理解并對歷史這一門學科感興趣。
參考文獻:
[1]陳志華.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對策[J].名師在線,2019(18):44-45.
[2]郭安德.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