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寶蘭
◆摘? 要:在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的教育體系乘借著這股東風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更是為每一名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下面就來結合實際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應用的優勢探討展開分析,希望本文的發表能夠為廣大同行業從業者帶來一定的幫助,同時也能夠起到一種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也從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中掙脫出來,以一種更加立體、形象的教學方式實現了多元化教育,不僅將一系列看似復雜的問題轉變為了更加具體的認知,同時也將通過信息與多媒體技術將一些傳統教學中很難觀察到的事物進行了展示。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1.多媒體技術拉近師生距離。在傳統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總是存在一道很難逾越的鴻溝,同時在有限的教學資源面前教師也很難將一些微生物多元化的展示給學生們,久而久之這種教學方式下不僅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同時也導致了整體的初中生物授課質量得不到明顯提升。而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初中生物課堂中,則是從很大程度上扭轉了這一弊端,在拉近學生與教師距離的同時,也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延伸了生物課堂的寬度和廣度,讓整個的生物學習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阻礙。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過去徒手繪在黑板上的文字與圖片轉化為了更加立體的圖形,在營造妙趣橫生的教學場景的同時鼓勵學生能夠釋放出內在的學習熱情。例如在進行“草履蟲形態結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展示的方式來將草履蟲的內在結構、外在形態進行展示,同時配合一些與草履蟲相關的科普片將這種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多角度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在提升他們學習、認知興趣的同時也為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夯實基礎。
2.有效克服學生學習困難。作為一門抽象科學,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往往由于學生的認知有限而導致其在面對眾多抽象問題的實惠,感到十分吃力。而在多媒體教學的作用下,教師則是可以將這些看似抽象的問題轉變為一種直觀、具體的方式進行展現,在提升學生理解的同時也能夠給與學生深入思考的空間。例如在進行“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受精作用”的教學多年來一直都是難點。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這個過程能夠有一個更加清晰、直觀的認知,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動畫的方式來將這一生理過程進行模擬,讓學生將這些抽象的認知轉變為一種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進行展示。
3.將教師的授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備課”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不斷擴充、不斷查閱、不斷完善的過程,而在多媒體技術引入后,教師的備課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快捷,同時也能夠借助互聯網的幫助下節省更多的備課時間,將更多的知識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課堂時間帶給學生更多、更好的知識體驗。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初中生物新課導入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與其他學科一樣,興趣同樣也是學生學好初中生物最好的教師,因此在進行新課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結合學生認知情況以及教學需要,通過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傳統的掛圖教學中掙脫出來,通過新穎的多媒體技術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進行《生物圈中的動物和微生物》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動物世界》中一些片段,來讓學生深刻的感知到地球上生物圈的作用,同時也要以一些不同生物的生存方式來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思考自然、探索自然的重要行。
但在這種新課導入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掌握好多媒體技術教學引入的時間問題,不僅要將視頻做的短小精悍,同時也要密切的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授課,切不可本末倒置。
2.在教學難點與重點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適當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可以將一些教學難點與重點進行有效突破,在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實現授課質量的提升。特別是對于初中生物而言,其中所講述的生命現象、代謝途徑以及生化反應等都很難以語言和傳統板書的方式進行描述。因此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教師必須要結合多媒體課件方式,以一種圖像、動漫、聲音、視頻等一體化的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與感知需求,最終營造出更加規范的知識結構與理論模型,實現教學難點與重點的突破。例如在進行《生命的起源》相關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各種生物的起源進行動漫模擬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生命起源的神秘與偉大,同時在聲音與圖像的雙重刺激下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可以說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突破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將一些抽象、微觀的現象進行情境在線,在縮短教學準備時間的同時,讓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以此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過程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更是成為了初中生物教學的得力助手,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學習,同時也能夠引導教師在更加輕松、便捷的過程中完成系統知識的傳播。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應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的被激活,從過去被動的知識接受者逐步轉變為了對知識的主動索取者,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與學習興趣的同事,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北師大版的教材更是一改傳統教材中的理論與實際結合不緊密的現象,授課內容不僅更加接地氣,在拓寬學生認知的同時也將一些書本外的內容為他們進行了展示,在更加形象、生動的演示過程中,教師的授課思路也變得更加廣闊,以一種積極、愉快的教學氛圍實現了生物教學實踐中。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引入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的發揮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可以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通過自主學習與自主記憶來加深理解、擴展思路,最終實現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整體提高。愿每一名初中生物教師都能夠有效的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在日常學習與復習作用,為每一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宣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4(18):6-8.
[2]吳永亮.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0):36.
[3]顏宏.生活化教學資源對提升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12):82-82.
[4]趙繼康.國內外生活化實驗對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啟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152.
[5]趙雅宏.關于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90(06):141.
[6]吳鈞烽.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利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No.105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