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林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有明顯不同之處,它的知識內容既有數字,也有符號,還有一些難懂的運算、難記的公式,不但讓老師犯難,也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就成為擺在老師面前的難題。文中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學習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方法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學過程沒有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過程過于單一,過于傳統。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學生。對于教師來說,他們的天職是教,換句話說,在教學活動里,教師只是配合學生的輔助者,學生才是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核心人物。因此,對于教師來說,不管是探索教學方式方法,還是設計教學計劃方案,都要以學生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教學脫離學生,教師只顧著教,不了解學生的個性,課堂上也不給學生思考時間。
1.2教師缺乏對教學理念的正確認識
從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并沒有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沒有把握住教學的實質,也沒有掌握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甚至對教材構成和內容都知之甚少。教師不具備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更加不能針對問題分析原因尋找解決途徑。課堂教學中教師找到了教學問題的存在,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更找不到出現問題的原因,甚至就算找到了問題,也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1.3教學目標模糊
教學過程中缺少目標性,個性化課堂教學不能過于單一,這樣就沒辦法激發學生的個性,對學習無法產生興趣。因此對待學習的時候,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解決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來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這是開展教學最重要的活動,以往只出計劃和方案而缺乏目標,簡直就是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沒有目標課堂就一盤散沙,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沒有聽講的心思。之所以會出現教學目標的模糊,根源在于教師自己主觀意識上的偏差,很多教師對什么是個性化教學沒有做深入研究。
2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學習方法
2.1精心設計教學計劃
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了解教學大綱和學習者的基本學習情況,以便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更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它不僅整合了數學知識的講授,而且整合了詳細的數學教育理念,使數學課堂的講授更加連貫。因此,教學計劃的作用貫穿于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還可以使教師的語言和黑板寫作更加準確。
2.2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希望他的課程變得有趣,他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進而精心設計數學教學,讓學生對他的課有興趣。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時常對學生進行滿堂灌式的講授,讓學生沒有思考與自主學習的空間。這雖然能夠保證完成教學計劃,卻難以提高教學效果,更難以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的。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要在課堂結構上進行一番精心巧妙的設計,使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能“一枝一葉總關情”,形成一個完美整體。如創設情境,或者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學實踐證明,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強大的功能,可以將聲音與視頻,文字與畫面,進行逼真地展示。這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學好數學。
2.3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導入中不斷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的魅力。巧妙導入,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導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準備動作,為學生即將進行的思維活動做好心理準備。好的導課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思維方向。在傳統的數學講授形式中,教師不重視課堂的引入,從而使學生很難進入狀態。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在開課導入過程當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情進行導入,如提問方式導入,能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在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的時候,教師就借機引入課堂教學新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4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
數學教學要積極融入生活,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數學知識。在數學核心概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積極、合理地進行數學教學實踐,迅速聚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進一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以學生身邊的事情和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為例進行數學教學,合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
2.5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數學合作學習是指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研習形式組織學習,根據數學教學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探討與交流。數學教師要認真學習合作學習理論,熟練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做好指導,提高學生的合作技能,增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應科學地制定合作學習的內容,為學生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創造條件。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合理安排時間,給學生留點時間思考問題,使任何一個小組都能充分討論數學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得出結論。
3結束語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老師,為了更好的推進和落實新課標的發展,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天性,熟悉教學內容,把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與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習慣結合起來,以便在課堂上采用更加有效、恰當的方法,推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教與學的有效融合,從而積極互動、交流,最終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正柱.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17).
[2]桑斗多杰.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J].讀與寫,2017,14(13).
[3]張月紅.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