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娟
摘? 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將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實施“基于任務驅動的單元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能夠很好地解決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極大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強調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關鍵詞:任務驅動;實踐過程;任務設置;效果檢測與評價
一、問題提出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理論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圍繞特定“任務”,由淺入深、層層剝繭式進行探索,完成既定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有成就感,教師也輕松,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理論依據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圍繞任務展開學習的教學法。教師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一個個目標任務,通過引導學生由簡至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既定的一個又一個的學習任務。“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起著導向的關鍵作用。課堂上,通過完成設計的任務這條主線,將學生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強烈動機和求知欲轉化為主動探索學習的動力,從而完成新舊知識的交替,完成教學目標。
三、實踐過程
(一)呈現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有效地提高了高中信息的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加喜歡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正確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還存在一些誤區。任務設計目標不明確,任務難度沒有梯度,可操作性不強。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特點,不能很好發揮因材施教特點,不能讓學生真正動手實踐。有時任務評價過于簡單,總結不到位,教學提升效果不明顯。如何能有效避免這些誤區,值得我們再探討。
1.“任務”的目標要明確,編排要合理。在任務設計中,首先應明確任務的總目標是什么,然后再將總目標分解細化成為一個個小目標,并把每個小目標以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明確下來,再圍繞這個問題主線展開探索,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設定任務的過程中,既解決了學習中遇到問題,又突破重難點完成了任務,實現了總體目標。
2.任務的設置應注重生活性和趣味性。任務驅動教學法需要學生在課堂上更主動、更活躍,按照設計好的任務,廣泛開拓思路,充分激活已學知識和經驗,并通過問題的解決和任務的完成來建構新知識。所以在設計“任務”時,結合身邊具體實例,從生活實際出發,設計由易漸難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任務,讓學生執行任務輕松愉快,告別枯燥乏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任務”要符合學生的特點。由于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不同,所以在設計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年齡、認知能力特點以及對知識接受程度不同的差異,遵循范圍較廣等的原則來設計難度不一的任務,通過完成一個個由易入難的任務,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識。對于難度大的“任務”,教師還要做好課前準備,適當演示,適時指導,有充足的自學素材,更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及時解決教學難點。
4.任務設置時應分層次。“任務”設定要注重滲透方法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任務可以分為基本任務和拓展任務兩種,拓展任務主要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設計任務時我們既要照顧到整體情況,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上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任務要具有可延展性,從而促進學習繼續開展。
5.任務設計重視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來組織課堂,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是至關重要的。如何面對學生之間的巨大差距?在互通有無(交流)中取長補短。
(二)明確目標,提供資料
任務布置給學生后,教師提醒學生不要急于去完成。指導學生理清一個個設定任務中蘊含的教學內容,發現問題,明確目標,學生互相討論,逐步理清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而能按計劃完成任務。為了學生自主學習,師生課前都要做好充分準備,將教學活動需要的、教師準備和學生搜集到的各種信息作為資料庫存放在服務器上共享。為任務的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三)任務完成階段
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只是組織者、指導者、答疑者。因此,要通過仔細觀察學生,引導學生大膽去探究,讓每個學生都能極大興趣地參與到其中,學有所獲。要著力于動手實踐,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取長補短。通過網絡交互、學生合作和互相溝通的方式,學生多角度地找到解決途徑,獲得了對知識的深刻解讀。
(四)反饋糾錯,問題點撥
在完成任務階段,教師只是作為主導者組織課堂引領、促成學生有效完成任務,需要通過觀察、分析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尤其是共性問題,及時答疑解惑予以指導。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還要對易錯的典型問題進行講解,并由教師或學生動手演示,進行闡釋點評,讓學生真正理解,舉一反三,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效果檢測與評價
任務驅動教學是否正確、有效地得以應用,需要通過相應的學習效果評價來驗證。
評價驗證的方法可以多樣化的:觀察法、學生互評法、教師點評法、作品評價法、網上測評法等,要注意多種方法的綜合應用。
五、總結
任務驅動教學方式為每位學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創新的更大空間,活躍了課堂氣氛。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正確應用,既能充分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也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艾奉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176.
[2]鐘志賢,徐洪建.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攬要[J].中國電化教育,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