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雨星
摘 要:習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人民的期待需要轉化為一項項具體措施,落實到一件件好事實事。唯有真抓,才能直面問題攻堅克難;唯有實干,才能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我們提出了N對1的助學模式,從實際出發,切實解決助學的難題。所謂N 對1模式,即以我們大學生為紐帶,通過聯系學校老師,縣團委,社會愛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大家各司其職,貢獻自己的力量,對貧困學子進行愛的幫助,這樣多方聯動,大大的提高了助學的效率。
關鍵詞:扶貧;資助育人;高校
一、助學背景
時代之潮,浩浩湯湯。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需要將祖國的未來扛在肩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托舉起我們的中國夢。而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的目的: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和每一份夢想,我們發起了大學生助學項目。我們旨在讓貧困學子完成他們的學業,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幫助他們實現夢想,讓他們擁有未來改變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命運的能力。通過呼吁大學生參與助學活動,我們將引導各界群眾把個人夢融入民族夢,以“我的夢”托起中國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磚添瓦。
二、助學發展現狀
通過調研走訪,我們發現社會上的一些助學活動還存在某些不完善的地方。
1)不注重貧困學子本身
部分助學活動存在作秀嫌疑,他們往往不關注孩子自身發展,不用心去溫暖他們,而是關心自己的聲譽是否因捐款而得到宣揚。或者他們存在高高在上的心理,不經意間便會打擊孩子們的自尊心,從而讓他們變得更加自卑內向。
2)宣傳力度不夠,渠道太少
社會上對于助學活動的宣傳力度不夠,導致許多人不了解助學,根本無法想象貧困學子的家庭現狀或者有心助學卻無渠道。
3)資金公示不明確不透明
社會上某些組織摻雜利益關系,資金不能做到公開透明,導致許多人不放心將愛心捐款交到他們手上,怕被用作他處。
針對以上幾點問題,我們大學生群體有絕對的優勢去解決。
首先,我們剛從懵懂的中學時代走來,更加清楚的了解他們此刻的心理,能夠以親切的關懷和鼓勵,幫助貧困學子減輕接受幫助時的疏遠感,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幫助他們敞開心扉,解開心結,從而更好融入學校生活,增強歸屬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并且,相對于社會人士,我們大學生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輔導他們的學業,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其次,大學生在社會上是一個具有代表性、號召性以及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的團體,通過我們的宣傳與擴展,吸引更多人來關注助學,參與助學,通過一個個善舉在社會上形成我為人人的良好風尚,一份份愛匯聚成社會正能量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看到的景象。
最后,我們尚未踏入社會,沒有受到世俗的沾染,人們也更愿意信任和接受我們,我們也會做到資金的公開透明管理,保證收到的每一筆愛心捐款交到孩子們的手中。
三、助學收獲
1.大學生
1)通過參與助學活動,我們可以收獲更加豐盈的自己,幫助我們逐漸養成堅韌、頑強的優良品性,務實的學習態度和生活作風,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2)能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提高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是提升思想覺悟、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意識,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
3)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增強自己對社會發展的認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
2.社會影響
大學生本身作為受助群體,肯幫助別人,這本身就是一種讓人感動的正能量。并且我們弘揚的愛,不一定是腰纏萬貫,不一定是身居高位,只要你愿意從你普通的生活中分出一部分愛帶給別人,這就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只要我們肯凝聚每一份力量、匯聚每一份愛,就會在社會上形成大愛無界的良好氛圍,我們離我們的中國夢就更近了一步。
四、社團助學模式
就像習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人民的期待需要轉化為一項項具體措施,落實到一件件好事實事。唯有真抓,才能直面問題攻堅克難;唯有實干,才能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我們提出了N對1的助學模式,從實際出發,切實解決助學的難題。所謂N 對1模式,即以我們大學生為紐帶,通過聯系學校老師,縣團委,社會愛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大家各司其職,貢獻自己的力量,對貧困學子進行愛的幫助,這樣多方聯動,大大的提高了助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輕過青云 - 《百科 》-
[2]王樹蔭;連歡 -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 2018
[3]志愿服務隊發言稿,發言稿-千葉帆文摘
[4]真抓實干成就"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