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君
摘 要: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所以,高職院校要增加實踐課程,多與社會中的先進企業合作交流,了解更多新技術、新知識,使學生可以與時俱進。尤其在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多與企業交流,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法,實現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完善,本文就此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校企合作 高職 電子商務課程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在不斷發展,其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提升。為此,學校要不斷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方法,從專業知識、實踐經驗、技能技巧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訓練的機會,并且及時了解行業發展的動向,將最新的知識和技術帶到課堂之中。
一、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規范性的教學內容
學校應該根據產業結構、市場等變化情況進行教學的優化和完善。電子商務專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高職院校是培養該行業專業人才的主要基地。由于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模式也與其他專業的教學模式和特點不同。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教學模式。這主要是因為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資源、教育方向、教育目標等方面都存在差異,許多高職院校將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教育基礎,著重培養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人員,但也有一些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市場營銷實力,側重于培養管理人才,教學內容以管理、營銷等知識為主。由于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造成教學水平難以提升,該專業的教育工作發展滯緩。
(二)建設投入不足
在我國,高職院校有民辦、公辦兩種。兩種都存在經費緊張的問題,學校普遍將經費用于特色專業建設等方面,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不夠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在部分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并不是學校重點發展的專業,所以分配給該專業的資源和資金也相對較少,導致課程教學不僅缺少實訓基地,甚至還存在硬件設備短缺等問題。
(三)缺少“雙師型”教師
在高職院校發展的過程中,“雙師型”教師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教師團隊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有直接關系。隨著電子商務專業人數增加和規模的擴大,“雙師型”教師短缺的情況愈發嚴重。一方面,缺少高層次人才,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缺少教育經驗,專業水平也相對較低,并不能滿足行業發展和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專業結構并不合理,許多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都是管理、經濟、計算機等專業畢業的教師,對電子商務知識的了解并不深入。此外,教師自身缺少規劃和創新能力,在工作中缺少積極性,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進而造成教學效率低下。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開展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堂教學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教學中應該堅持1:1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結構。高職院校的培育方式、教學內容等具有明顯的特點,都是圍繞職業內容展開的。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德國、澳大利亞等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積極推廣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實踐操作三項內容結合在一起。可以采用“師徒”教學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手把手的教學,使學生對知識技巧的掌握更加深入。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可以將工作流作為主線,在主線中加入實踐課程內容。例如,學校可以與知名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合作,該集團旗下的淘寶是每個大學生都熟悉的電子商務平臺,且對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根據電子商務B2C崗位從業人員的技能標準,編寫相應的時間課程教材,包括《網店美工》、《網店客服》等[1]。
(二)采用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
在電子商務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崗位工作、職場活動的情境模擬,學生可以扮演企業中的各個職業角色,教師為學生分派任務,學生要根據要求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根據實際企業的工作流程進行實踐操作,在任務的驅動下,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公司崗位、職業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學校應該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進行教學內容、方式的優化和調整。對合作企業進行深入的調研和分析,了解企業內部的工作情況,分析整個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通過了解企業發展方向,可以制定相應的課程內容,包括零售方向、網店運營、外貿方向、網商MBA等職業內容[2],可以將學生送入企業中進行實地培訓,使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有效融合,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教學中進行項目演練和項目運作
許多低年級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電子商務企業的工作任務,因而無法到企業中進行實習訓練,只能采取演練模擬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模擬項目中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隨著學生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合作企業的實際項目之中,使學生對真正的項目運營有所了解,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學生可以解決更多電子商務運營中的實際問題。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將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和相關業務引入到學校之中,學校可以將這些項目分配給不同的學生,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業務項目[3]。這樣既滿足了企業節約勞動力的需求,還能增加學生實踐訓練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模式。通過與企業合作,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訓練的平臺,并且更準確的了解行業發展的動向,可以掌握最新的知識和技術。
參考文獻:
[1]彭楚鈞.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18):42-43.
[2]王瓊.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電商人才實踐教學的探討——以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為例[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7(2).
[3]羅婭麗.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電子商務,2017(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