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興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當下的小學低年級中,德育教育逐漸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它已經成為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重點工作,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小學低年級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相對比較小,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特點,展開不同方式和手段的教學,同時為學生樹立新的德育教育的思想理念,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并且全方位發展學生的人文理念,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內容進行了探究和分析,以供廣大同仁進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德育教育;新課改
眾所周知,一個班集體的團結性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想辦法讓學生明白團結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團體責任意識,使大家都具有一定的集體責任感,構建成一個真正的班集體。此過程中,就是考驗教師所付出的努力,筆者根據自己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小學生必須抓起德育教育的教學重點,對他們的培養要從小做起,使學生認知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具有一定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它可以使學生健康的生活和發展,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更要全方位關注對于德育教育工作內容,不斷創新自己的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融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這樣的課堂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提高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更好的建立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1]。
一、通過集體目標培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通過實踐發現,相對于課堂教學方式而言,學生對戶外活動的積極性會更加高,同時對集體參加的活動更具有一定的興趣,這就要求班主任要積極地開展戶外的集體活動,促進學生的集體責任感,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活動讓學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集體觀念,學生還能通過此活動不斷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增強自身的團隊集體責任意識。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教育學生要將集體利益擺在第一位,讓學生懂得不能因為自身原因而使集體利益受損,在教師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導下,學生會深刻體會到一定的集體榮譽意識,這樣會自覺的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拖累班級集體,教師要教導學生,每個人都是班級榮譽感的象征,要表現好自我,并且要為班級的榮譽感不斷去奮斗。
二、通過課堂實施德育教育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場所,同時,課堂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戰場,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多種模式的教學方式,這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在進行新課的講解時,要布置以下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新知,并且通過思考向教師提出三個問題,此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教師的質疑能力,這種精神值得大力提倡,針對當下的教育模式,存在一種狀況,教師在課堂中常常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地位,一味的接收老師的信息,甚至根本沒有消化的時間,跟著教師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慢慢的學生缺乏了學習主動性,并且喪失了對于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的關鍵性原因。那么就要改變這種模式,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提出問題,站出來表明自己的見解,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意思維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并且結合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結合到文章當中和學生一起進行探索,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在文章中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和探究,并且不斷加深自己對德育教育的認知,長此以往,慢慢的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會使學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的發展,鼓勵學生多進行體育運動,學生在進行鍛煉的同時,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身體素養,除此之外,通過做體育運動,學生還會明白做事情要具有堅持的毅力,鍛煉學生勇往拼搏的精神,使學生對自己產生極高的自信心,以上這些品質都是學生在德育教育教學內容中所獲得的重要內容。由于小學生相對年齡比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對于德育教育還不能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或者通過各種戶外形式的活動,從而讓學生從活動中體會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教學內容,通過生活中的不斷實踐,會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從而更有方向的制定自己的未來,由此看來,這種實踐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取德育教育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德智體進行全面發展[2]。
三、通過家庭德育教育提升學生德育素養
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回家任務,設計新穎的家庭活動,學生可以和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共同去完成教學任務,這過程中還能有效地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內容當中,使家長和學校產生了一定的合作觀念,學??梢远ㄆ诘慕M織家長接待日活動,此活動中可以讓家長在學生的帶領下,去完成一些有關德育教育拓展的活動內容,通過活動內容家長也能感同身受,并且直觀的了解到孩子的變化過程,同時,家長的德育素養也在不斷的提升,這對學生的家庭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感也能不斷的縮短。這對德育教學的合作關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最終達到的成果是學生和家長的德育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要全面重視對于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學任務,要輔導學生建立新的教學思想理念,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形成,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參考文獻
[1]史雪玲,周文哲.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開發路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08:47+56.
[2]姜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與德育結合之我見[J].名師在線,2018,25:53-54.
[3]趙啟航.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