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琦
摘 要: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改革與變化,對于高中生物實驗部分的教學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高中生物課堂中包含的知識非常多,學生在理解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借助高中生物實驗來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本文將針對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對實驗課的開展進行教學思考,提出合理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程;實驗教學
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進行,高中課堂也由以往的灌入式學習向素質教育改進,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對學生的實驗環節進行加強。無論是高中階段的哪一門課程,實驗的引入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實驗作為一種動手操作的行為,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深化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在實驗中發現沒有想到的問題,這對于學生學好這門課是十分有利的。
一、充分做好實驗前準備工作,提高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的教學之中雖然加入了實驗的操作,但是并不代表學生可以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實驗之中,教師與學生在實驗中都要抓緊時間提高實驗的效率,教師要在實驗課程之前將本次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過程、實驗現象、數據處理、實現結論、反思與思考等環節向學生解釋清楚,讓學生在實驗的操作中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操作與分析,并且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方便在課下進行思考,充分體現高中生物實驗的價值所在。再實驗的教學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實驗的指導與監督,在學生遇到一些無法解決或者長時間沒有進展的情況,教師要適當地給予幫助,讓學生推進實驗的進程,期間可以通過良好的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且改正。
以下將通過高中生物中的實驗課程,對教師所需要準備的工作進行探究,利于高中生物實驗高效、有趣、探究性的進行。例如,在高中生物《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之中,教師要讓學生清楚這個實驗的目的是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所用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在這個實驗中需要的器具有顯微鏡,在采集標本的時候提示學生要是植物細胞而不是動物細胞,而且必須是成熟的植物細胞才能觀察到現象。充分的實驗準備不僅使得教師在實驗課堂上能夠把握學生實驗流程的節奏,而且更會使得學生清楚實驗的步驟,知道在哪一個階段去完成什么樣的操作,能夠做到條理清晰、思路正確的完成實驗。
二、改革實驗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生物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實驗課程雖然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逐漸深入到每個學校的生物課程之中,但是仔細去研究課程的方式與方法會發現,有的生物實驗課堂使用的是老套的模式,教師先進行演示,然后學生邊想著教師所做的步驟一邊進行自己的實驗,這樣的方法其實是不可取的,學生在完成自己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應當思考的是實驗操作的原理,以及做完這一步操作之后自己應當看到什么樣的現象,而不是照著老師的現象去靠近。教師在高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中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教師在高中生物實驗中的作用是前期的準備與過程中的糾正與指導,而不是要求學生每一個都一樣的照著教師的進行。
例如,在高中生物課程《生物的酸堿性》之中,教師講授完實驗相關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項之后,分發好所用的試紙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的操作,在獨立的實驗之中,學生自然要進行思考后再動手,知道試紙與取樣液的擺放位置,觀察PH試紙出現現象的整個過程,最后得出結論所檢驗的溶液的酸堿性,這樣的實際操作也會使得學生對試紙產生不同顏色判斷酸堿性的知識更加深刻。在高中生物實驗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教學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實驗報告中體現對此次實驗自己與教師的反思,在哪些方面是自己沒有學會的,哪些方面是教師在進行實驗中沒有告知學生的,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會使得實驗的進行越來越順利。
三、激發學生探究實驗的興趣,提高生物實驗教學
學生在高中生物的實驗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某一章節知識的理解,對于一些微觀世界的事物,學生通過觀看的方式學習往往是不夠的,雖然在高中學校中已經大規模的使用多媒體器材,教師可以將一些生物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又或者將實驗的視頻給學生看,但是這樣的觀看而不進行實際的實驗是不可以的,學生在實驗中不會像視頻中一樣進行順利,其中會發現很多的問題與現象,這些問題與現象將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與學習,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除此之外,高中生物的實驗一般是幾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在小組合作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想法會發生交流,不同的知識進行碰撞,對所觀察的現象有不同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激發更高的興趣。
高中生物課程的知識都是講解微觀狀態下的生物知識,已經不局限于人體的發展與生態系統,更多是與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菌真菌等有關系,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無法見到,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引出一個有趣的實驗,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肉眼看不到的世界,這會讓學生在這個實驗中激起很大的好奇心,去見一見這個神奇的微觀世界。例如,在高中生物《顯微鏡下的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中,教師要讓學生細致地觀察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蔬菜內部結構,這個現象會讓學生觀察到與生活中看到的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在實驗課堂中會發現學生是興高采烈的。教師在這個實驗中首先要交給學生如何做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然后通過細致仔細的實驗進行一系列操作,再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的細胞質、細胞質、液泡、葉綠體等結構。
在高中生物中結合實驗進行有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器具的使用教學,在實驗中對顯微鏡的使用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有些實驗的前期準備還要包括對以往用過的儀器的復習與熟悉掌握,不然即使產生正確的現象學生也無法在顯微鏡下觀察的到。
參考文獻
[1]饒建華.在新課程下優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6):199-200.
[2]鄭秀海.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28+160.
[3]楊燕平.基于有效教學理念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2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