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然成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高職院校是新時代背景下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并直接與經濟市場接軌,因此在此過程中應格外重視提升學生的素養與品質。本文簡單闡述了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內涵,重點從三個方面討論了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創新與實踐,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人格育人理念;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教育形式,近幾年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全人格教育思想已經滲透于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漸改變著以往較為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現如今,“立德樹人”也亦成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指導思想,因此各個高職院校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下就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一、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內涵
全人格育人理念側重于“整體性”培養,并注重激發人的內在潛能,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其具有人本性、新穎性、全面性的特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該理念將培養學生素養與品質置于首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習空間,并逐漸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教學課堂。從本質上來說,在全人格育人理念的作用下高職教育質量必然會明顯提升,其可實現同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人格修養、職業素養的目的,并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進而使得職業教育與社會崗位需求無縫銜接。
二、高職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創新與實踐
(一)以人格教育為突破口,優化專業教學模式
為了推動教學改革的步伐,高職院校應當以人格教育為突破口,將其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優化專業教學模式,有效強化學生專業素養,進而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以昆明某一職業院校為例,該校將全人格育人理念貫穿于到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求教師將德智體美勞全面融入教學課堂上,側重于展開德育工作,并積極開展軍訓、志愿者服務等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使其能夠與每一專業的基本教學融為一體。同時,該校亦建立了“孔子授課”學堂,在院校專業課程實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人格素養。除此以外,高校將課后德育評價增設到教學當中,對學生的專業發展進行全面監督,并針對各專業學生制定長期發展的計劃,定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從而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符合應用型人才。
(二)從人格塑造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高職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而現階段現代企業的創新發展對人才亦有了更高需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以江蘇省某一職業院校為例,該院校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采取將活動融入教學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時間,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同時,在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要求教師切實了解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獨特見解以及掌握程度,并采取角色扮演、闖關教學等趣味教學方式使學生體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該院校建立了動態測評系統,在該系統的作用下使學生明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促使學生可積極主動地汲取并內化專業知識,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由此可見,要想培養出更為優秀的專業人才,就必須加強重視對學生的人格塑造。
(三)開發“遞進式”項目,構建新型課程體系
傳統教學課堂上,由于受到設備不足、課程設計缺乏實效性等種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往往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這種形勢下難以真正實現育人的效果。因此,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應當積極開發“遞進式”項目,側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構建新型專業課程體系,并遵循融合互通的原則,為學生提供更為適宜的學習空間,進而達到最終教學目的。以湖南某一職業院校為例,該校在全人格育人理念的作用下探索出一條新型通信類專業課程教學思路,將課程教學體系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為結合學習任務設計單元教學方案,將教學內容集中于微課視頻、教學課件等,依托網絡互動平臺分發至學生手中,使學生可在此引導下高效完成預習;第二層面為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手段,將問題引導、任務驅動、合作探究有機整合,使學生可充分發揮主動性,全方位參與課堂學習;第三層面為教學完成過后的評價反思,采取自評、互評、師評相融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并提出建設性地改進意見。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全人格育人理念已然成為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指導理念,對院校辦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現階段高職院校應當充分認識全人格育人理念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張敏,任莉,朱雨薇,蔣招金.基于全人格育人理念的高職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52-55.
[2]史瓊艷.基于全人格育人理念的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生態課堂構建[J].內燃機與配件,2018(18):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