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光
摘 要:經過許多教師在教學的研究中,發現有很多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沒有興趣,他們統一認為數學具有高抽象思維,以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還不能完全理解數學的知識點,這就導致了學生們的數學成績不理想,而其它學科相比數學而言比較高,這就是所謂的偏科,這樣會對以后的數學學習造成影響,但是通過情景創設這種學習方法能夠提升小學的數學成績,簡便抽象問題,提高思維能力,讓學生們能夠提升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下面就以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為例,講解如何將情境設立融入數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情景創設
引言:有許多教師都是研究在課堂上的有效性,因為這對提升數學思維是尤為重要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正在發展,所以思維能力相對較差,但是因為數學理論的知識有較高的抽象思維,所以大部分小學生不能理解,導致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下降,但是有一些教師認為數學是一種課堂上的活動,要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們與教師的溝通、互動,共同增加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學不單是進行授課,還應該是結合學生們生活中的問題,對學生們進行教學,創設出符合情景的知識氛圍,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一、建立師生間融洽的關系,創設有效學習情景
現在的許多教師不單只是在課堂上進行授課,還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如果教室和學生們的關系比較好,在課堂上能進行溝通,在課堂下也能促進學生們的學習,良好的人際交往,會使學生在課堂不受約束,那么就會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學生們的上課氛圍也會與教師的熱情有關,如果教師們的講解比較好,那么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講也會事倍功半,能夠將整個課堂的氛圍提升到最大,但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好,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少熱情,那么就會使整個課堂陷入到一定的被動狀態,容易使學生們陷入在一定的壓力中,這會使整個課堂的氛圍最低,這就可以看出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促進情景創設的發展,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師要對每個學生進行溝通,創建好師生關系,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所以心思比較單純,如果老師對學生提出表揚,會增加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所以可以看出師生之間的關系對情景創設的影響[1]。
二、通過設置懸念來創設情景課堂教學
在小學生階段的年齡中,好奇心是最重的,所以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一些教師通常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能夠運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這是非常對的,例如,在針除法運算時,要在課堂上增加懸念,這樣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好奇心,設置一個有關懸念的問題,例如,有一個小朋友說自己在2011年不能過生日了,然后他的伙伴為什么,請各位同學解決問題。于是班上的所有同學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這就是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進而講解了余數的除法的概念,所以要設置懸念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具有興趣,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答案的追求進入了老師創設的情景之中[2]。
三、 通過組織活動來創設數學情景課堂教學
由于在小學階段中,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又是玩心比較重,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一些手腦并用的方式來開展一些活動,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腦部發展的過程中,思考問題能夠增加學生們智力的發展,在手操的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們能夠主動的獲得知識點,例如,在對幾何知識的運算中,一些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運算時不同的,可以讓學生們手動建立所需要計算的圖形,并測量出長寬高,這樣能夠加深對計算公式的理解,也可以將每個圖形進行分解,然后進行組裝,并且要多次進行測量,總結出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這樣能夠創設數學情景課堂教學。
四、 利用教材來模擬真實情景, 進行數學教學課堂
怎么樣創設情景都不能遠離數學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更不能遠離數學的課本,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前后順序,都是由小學生的數學課本進行設計的,由于課堂的講解都是由簡單到深入的設計,所以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吸收知識,所以教師們要對自己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提前進行備課,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并且要將生活中的內容所結合起來,增加學們的好奇心,讓學生們主動吸收知識,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單位的計算時,可以建立情景,然后讓學生們開始討論,利用參照物的選取,來進行測量,要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解決問題,小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具體化、實際化,能夠更好的構建數學知識結構[3]。
結束語
情景的創設能夠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要激勵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促進數學思維能力,雖然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情景創設能夠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但是在情景創設還存在許多問題,所以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地進行嘗試,創設出更新的情景問題,并且幫助學生們進行數學學習,達到數學課堂的完美交流和知識流動。
參考文獻
[1]王秀錦.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師,2019,05:54-55.
[2]阮建林.例談長程數學實驗的實施策略——以“蒜葉的生長”為例[J].教育觀察,2019,11:111+126.
[3]沈建華.小學階梯式數學課程群開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19,11: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