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奎
【摘要】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能夠準確的反映出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的程度,并且明確生態環境變化的實際情況。但是由于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的過程中由于技術問題等不足,很容易出現采集樣品不準確。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綜合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為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提供一定的操作規范,更好的促進我國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操作規范
從目前來看,由于受到現場環境的影響,大部分的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都會存在很多方面的誤差,造成數據質量控制比實驗室數據控制更加的困難,給環境監測水質采樣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一、環境監測實質樣品采集的注意事項
(一)制定詳細的采樣計劃
采樣計劃能夠保證采樣的操作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在制定采樣計劃的過程中,針對采樣容器、采樣環境、采樣安全保護、采樣指標等內容必須做到詳細全面,并且對于采樣的頻率、頻次、采樣監測點位、采樣人員的操作步驟、采樣流程等必須詳盡,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增強采樣計劃的完整,促進環境監測水質采樣的規范性。
(二)環境監測水質采樣監測點位選擇
水質采樣監測點位的設置必須根據現場環境、氣候條件、采樣設備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指標來進行判斷,對于不同的水質環境也有不同的采樣標準。針對地表水和污水監測可以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的相關要求進行設置。在采樣之前,采樣人員必須根據監測水體的水質性質和監測的目的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確定,同時可以利用先進的GPS技術進行監測點定位,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對監測點進行拍照,從而幫助采樣人員確定監測點。在采樣的過程中,還應該按照檢測(監測)區域污水類型、排放情況等內容進行檢查,結合采樣點的實際來明確監測點。對于一類污染物的車間或者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必須設置監測點;對于二類污染物的排污企業外排口設置采樣點;對于污水處理廠進出水口設置監測點;市政排污管線的入河口也必須設置采樣點。通過這些監測點位的設置,能夠保證檢測(監測)范圍全方位覆蓋,從整體上檢測(監測)環境水質的實際情況與變化。
(三)明確采樣周期與采樣頻率
采樣周期性與固定的采樣頻率能夠為采樣結果提供代表性的數據,避免隨機性結果的產生。所以在水質樣品采集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水源地采樣必須進行不同的采樣周期和采樣頻次的確定。對于飲用水源地進行采樣必須保證每月一次,每年共計12次。采樣的時間大概在每月中旬(月初),保證固定的頻率。對于水庫、湖泊等水源地進行采樣應該按照枯水期、豐水期進行采樣,每年共計2次,每次采樣頻率在一個月左右。對于污水水樣的采集必須針對污染水樣等采集,必須根據排污企業的生產周期、排水量、污染物種類以及處理排放標準進行分析,準確的根據企業生產處理工藝來確定采樣時間以及采樣頻率。
(四)采樣設備以及采樣容器
如果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的過程中需要對水溫、PH(pH)值、DO等進行檢測(監測),監測人員必須要利用測定儀現場進行測定,并且在測定之(前)針對采樣設備進行校準,避免因為上次的測量結果造成監測誤差。另外,在使用采樣設備時,必須通過計量部門的鑒定(檢定),只有鑒定(檢定)合格之后才能夠使用測量設備(測量設備這幾個字可以刪除),沒有經過批準或者質量不達標的設備不可以進行樣品采集工作。對于實驗室明確測定的項目,檢測(監測)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來選擇采樣容器,并且進行理化性質檢測,尋找到合適的器材進行采樣。對于需要單獨采樣的項目必須準備不同類別的容器,不能夠混合使用容器,避免采樣標本出現誤差。在采集的過程中,必須保證采樣點的準確性,采樣時需要有效地減少漂浮垃圾、雜物,避免攪動水底沉積物,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采集結果的準確性。在采集油類、菌類等容器的過程中不可以利用水樣進行沖洗。采集BoD(BOD5), Do(DO)和有機污染物分析項目的水樣,必須把容器注滿并無氣泡,必要時加水封。采集Ss, BoD(BOD5), Do(DO)、余氯、微生物等項目的水樣,必須單獨采樣。
在采集管道出水水樣的過程中,應該事先放流一段時間,避免因為管道存水時間太長而影響測試的結果。或者根據相應的要求在樣本中增加固定劑,貼好標簽,并且根據規范來實現采集平行樣或者現場空白樣,認真填寫采樣記錄。水質樣品的采集必須根據不同的項目和要求來添加固定劑,在運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冷藏或者冷凍的方法進行運輸,避免水樣發生變質等問題。
(五)水質監測人員的操作水平
由于水質監測任務的工作量不斷增多,并且大部分水質監測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性不強,加上人員崗位調動頻繁、新手比較多,采樣操作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原因給水質監測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的采樣規范操作,必須定期開展專項的技術培訓,保證采樣人員符合采樣工作的資質和要求,定期進行組織培訓活動,重點解決目前采樣工作存在的問題,提高采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對于采樣人員的監管力度。
三、結論
環境監測水質樣品在采集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造成監測數據誤差較大,基于這樣的原因,必須從源頭控制水質監測采樣工作的順利完成,更好地提升采樣工作的管控結果,保證水質樣品從采集到運輸的全程管理,提高環境監測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蔡云龍.環境監測水質樣品采集注意事項分析[J].煤炭與化工,2016,39(12):138-139+142.
[2]黃曉容,李清芳.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及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分析[J].綠色科技,2016(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