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逐步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藝術教育而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有超過兩百家高校開設了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以培養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全面發展人才。但是根據當前各大院校的實際開設情況來看,在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和改善。基于此,本文結合當前影視戲劇教學現狀,對多元思維下戲劇影視表演教學進行探索,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元思維;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學策略;實踐運用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于精神文明的追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不少院校都開設了戲劇表演影視專業,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大量表演人才。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這就需要各高校和教師不斷完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一、教學手段多元化
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充分學習、認識戲劇表演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對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能夠準確把握角色形象,增強角色的貼近性和真實性。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于學生的表演訓練,引入多元思維豐富訓練手段和教學手段。教師在進行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理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等,并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戲劇影視表演的興趣,強化其人物塑造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呈現式教學,讓學生在模仿觀察表演藝術家的精湛表演之后,提高自身表演能力。
二、教學目標多元化
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詮釋角度,通過表演不同的角色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表演的魅力和深度,從而更好的進行藝術創造,這也是成為一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所必須具有的能力。因此各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應該要提高自身教學目標,將其定位為培養優秀表演藝術家。同時對著戲劇影視表演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簡單的行為表演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競爭發展要求,激烈的競爭對于學生的要求逐漸增多。為了確保學生的競爭優勢,學校在開設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輔修聲樂等方面的學習,培養學生多項表演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此外,高校還需要充分結合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優勢,重視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能夠在成為演員后給社會大眾樹立榜樣,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公益責任,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和影視演員。
三、教學內容多元化
(一)理論聯系實踐,積累學生舞臺經驗
各高校內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都是通過藝考+高考的形式進入到學校內的,對于表演這一門課程的認識還比較淺薄。不同于其他課程,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是一門專業性質比較強的學科,需要學校和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有充足的表演機會,能夠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舞臺經驗。例如學生對于鏡頭感和舞臺感的把握,僅依靠教師在課上進行講解是不夠的,更需要學生課下自己的練習,如何走位?如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等,都需要在訓練中積累相關經驗。
(二)跨學科教學,提高綜合素質
高素質的人才并不僅僅是在自己所學專業一展所長,而且還能夠在其他領域中大放光彩,甚至借助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使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對于表演專業而言也是如此,表演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依靠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如觀察能力,為了使得角色形象塑造更加接近人物不會讓觀眾有“出戲”的感覺,就需要學生在學習表演時就加強自己對于生活細節的觀察和積累,掌握不同角色的生活環境和特點。除此之外還有文學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表演時主要用臺詞推動劇情的發展,但是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劇中臺詞的思想內涵,對于文字缺乏敏感性,就會導致臺詞功力不足,影響整體的表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文學素養,例如可以讓學生定期閱讀并寫讀后感等,在積累大量的文學素材后,學生便能夠理解劇中人物的想法和性格,使得表演更加生動。此外,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利用晚會、音樂會等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舞臺經驗,讓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結合起來,直接在實踐中驗證和體會教師所講知識。同時通過教師的現場指導,學生的表演能力能夠更上一層樓。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多元思維引導下,教師要改變現有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模式,結合社會發展特色和特點,從實際生活出發改善現有教學策略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優化。而多元思維實際上指的是教學的多種方式,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結合新媒體、沉浸式等技術,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逐步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寧. 多元思維下的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策略探索[J]. 時代教育, 2018(9).
[2]閻虹. 試論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多元思維的應用[J]. 中國文藝家, 2017(11).
[3]張淇超, 何林蓬. 基于多元思維下分析戲劇影視表演中的教學方式[J]. 戲劇之家, 2017(17):202-202.
[4]王曉菲. 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多元思維的應用分析[J]. 戲劇之家, 2017(21):182-182.
作者簡介:
耿黎明(1986.0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東淄博,最高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戲劇表演。
(作者單位: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