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鋒
◆摘? 要:情景教學就是指通過語言、實物或音樂的氛圍創設,形成一種模擬真實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能夠刺激學生的情感流露,引導學生進入到環境中進行體驗,從而達到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素養和陶冶情操的效果。本文主要基于語文教學的需要,探討情境教學法的創設及其運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圖文結合;想象;意境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該想方設法、積極主動的創設學習有關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與文章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發揮它的最大功效,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且從側面能夠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具體的情境與氛圍中解決情境問題呢?
一、積極利用教材的圖文結合
語文教科書中,有很多的插圖,特別是低段語文教科書,幾乎每篇都有精美有趣的圖畫,編者并不是因為美觀而大量的插圖,而是這些插圖更能與文字產生意境。而教材不斷朝著圖文并茂的方向修訂、改進,配合朗朗上口的詩歌文化內容,能使我們的學生學習起來賞心悅目。學習這類文章,我們老師要盡最大可能利用插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特別是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地不斷使用,如幻燈片、動畫課件等,學生更能具體形象地感知文章表達的思想底蘊。例如小學語文第二冊“識字1”選用八幅描繪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現象的圖片,構成了一幅春景圖,引入進入春天的美好境界。當我們的同學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這些圖畫時,不但能體會春天生機勃勃的特點,而且能更好的學好“春回大地、百花齊放、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等八個詞語,不但識其形,而且解其意。
二、積極利用輔助的繪圖結合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遞增,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發展。我們語文詩詞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唯美的意境,讓人讀的如癡如醉,這時我們的老師依據實際情況,讓學生充分動手描一描、畫一畫,來幫助體會文章的意境,特別是古詩的教學尤需如此。例如我們在學習《江上漁者》“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一句是,教師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詩句所表現的內容:漁夫駕駛一葉扁舟,在風急浪高的江河里捕魚。此時我們的心會隨著風流而顛簸起伏,一種由衷的同情之情會油然而生。學習者不但與主人公同時呼吸共命運,也與詩歌作者進行了情感上的溝通。這正是我們老師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三、積極利用靈活的意境創設
意境的創設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聯想能力與發散思維,其中最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想象來“心”臨其境,從而加深課文內容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例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盲姑娘聽了貝多芬演奏的曲子后仿佛看到了大海的景象的理解,可以在邊播放《月光曲》的同時,讓學生在老師的朗讀引導下想象出月光下的大海的變化:在清幽的月光下的大海寬廣而平靜;月亮越升越高;再之后是風起浪涌,平靜的大海被撕碎了。月光就像那美妙的音樂,那平靜的大海就如窮兄妹倆對美好生活的向我與追求,但他們的美好愿望卻被社會上這些無情的“微云”“大風”“巨浪”所破壞、所剝奪。當我們的學生想象到這些情景時,會不由自主地激起對無情舊社會的憎恨,對窮人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從而更加深入體會到音樂大師貝多芬的偉大人格魅力。
四、積極利用豐富大膽的想象
想象是人類進步的動力。語文教學中,豐富的想象力更有利于我們深刻的走進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只有充分把文中的景色想象出來,并使自己置身進去,作一番假想旅游或假想歷事,則更能激起讀者的情感。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便讓學生化身為一個拍攝祖國各地風光美景的記者,去親身欣賞小興安嶺的美麗與富饒。通過精心設計教學導語:同學們,讓我們背起旅行包,帶上攝像機,一路北上,來到我們東北地區的小興安嶺采訪,將我們所看到的美景統統攝入我們的鏡頭里,并且按照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的小興安嶺進行剪輯,要把小興安嶺各個季節最迷人的地方奉獻給電視觀眾。之后同學們都紛紛把自己拍攝到的景物介紹給大家。春天,大家抓住雪水、小溪、小鹿等景物來描繪春天的美麗;夏天,大家選取濃霧、陽光、野花來體現夏天的特點;秋天,同學們又抓住落葉、各種野果和珍貴藥材來體現秋季的富饒與美麗;冬天,大家又拍攝到雪花飛舞、北風呼嘯及各種動物越冬的情景來表現冬天的小興安嶺與眾不同。在此基礎上,大家會自然得而不是被動接受文中作者對小興安嶺由衷的贊美: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學生的假想性的“拍攝”過程中,不僅能夠領悟小興安嶺各個季節景物的特點,而且能夠發起強烈的學習興趣。
情境創設的方法多種多樣,好的學習情境的創設,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牢固快捷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將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徹底扭轉了課堂角色的錯位現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情境創設更關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所以,教師語文教學中,決不可忽視情境的創設。
參考文獻
[1]宋玉翠.新課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初探[J].語文課內外,2019(32).
[2]上官鸞嬌.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如何凸顯趣味性[J].讀與寫,2019(31).
[3]秦靈荔.談低年級識字教學妙法[J].才智,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