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桂華
◆摘? 要:小學語文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調整閱讀環節的教學方法,目前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傳統的,學生們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結合時代發展背景和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不斷創新,讓閱讀模式成為語文教學課堂中的中心內容。以指導為主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們各方面的潛能,閱讀指導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本文將對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方法指導環節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年級教學;語文教學;閱讀方法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積累知識的重要階段,很多學生對語文課堂是比較有興趣的,因為有很多有趣的課文可以閱讀,但是傳統教學方法比較偏重知識積累,教師更加注重課文中字詞的應用,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很難有自己發揮的空間。教師需要在課堂的閱讀過程中給予學生們更多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指導。
一、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潛能
(一)利用學生興趣點,烘托課堂氣氛
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環節進行創新的重要前提就是學生們的興趣點,讓課堂不再拘泥于簡單的字詞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閱讀,然后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成小組,根據興趣來進行某一段的閱讀討論。這個環節是利用學生們對課文的興趣烘托課堂的閱讀氛圍,小組內每個人都在討論會引發學生們更多的思考,也能帶動那些對閱讀不感興趣的同學。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閱讀也是教師實施的教學手段,想要讓學生們了解更多關于閱讀方面的知識,首先要讓課堂具備閱讀氣氛,后續的引導過程才能更加順利,以防學生們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二)增添合作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閱讀
小組學習模式是初中教學階段比較重的創新手法,教師要利用好這樣的形式來培養學生們進行科學閱讀。例如,在學習《伯牙鼓琴》這一課的時候,教師需要給學生們一些古文閱讀的提示,盲目讓學生們進行嘗試容易形成思維定式,讓學生們后續學習出現困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們一些古文中倒裝,或者其他需要注意的閱讀細節。帶著這樣的基礎知識進行閱讀才能讓小組內快速形成討論圈。如果大家對古文都不是很了解,具體的合作參與氛圍很難形成。帶著問題才能進行討論,學生們遇到問題可以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解決,在后續教師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正確的解答。這種帶著問題閱讀的方式是教師進行多元化閱讀教學的主要使用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們具備更強的理解能力。
(三)讀寫整合,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閱讀環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教師在對閱讀方法進行多元化創新的過程中也要加上寫作的環節。讀寫整合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能產生自己的獨立思維,從而隨筆寫出。這也讓閱讀教學手段得到了升華。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練習自己寫倡議書,為后面的習作單元做伏筆。根據閱讀課文總結出來的注意點來進行自己創作可以讓學生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教師進行閱讀方法創新的主要目的之一,學生們可以從課文中汲取到一些寫作技巧也是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現。
二、精心設計閱讀環節,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一)精心設計閱讀環節,打造良好學習氛圍
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增添一些比較有趣的環節,讓學生們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一個比較輕松的氛圍。例如,在學習《京劇趣談》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實現自己觀看一段京劇視頻,在課堂上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展示。這樣的環節可以讓本身具備這方面才能的學生們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沒有接觸過京劇的學生們能對國粹藝術有更多的興趣。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能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還可以根據多媒體設備設計一些視頻觀看環節,讓學生們了解京劇后現代的發展。精心設計的閱讀環節可以豐富學生們的文化素養,提升文化品質。在打造閱讀環節的時候教師要注重挖掘精神內涵,讓其感受到人文魅力,很多課文都是帶有人文色彩的。例如,在學習《故宮博物院》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了解這篇課文中具體講述的人文色彩的東西,根據課文的描述積累自己的課外知識,感受課文中的人文精神。這種閱讀感染需要較高的閱讀水平,教師要注意讓基礎好的學生們多多找到這樣的感覺,爭取讓學生們能具備更高等級的閱讀素養。對于基礎比較弱的同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多多練習,從基本的入手積極尋找語感,閱讀練習對語感的要求是很高的,挖掘人文精神內涵也需要語感的幫助。
(二)善于總結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閱讀環節是語文教學課堂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善于從中總結經驗,對后續知識技能的學有很多幫助。閱讀環節中學生們肯定會有經驗總結和心得想要表達,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少部分時間給學生們布置一個寫作的作業,這算是閱讀環節的進一步延伸,也是培養學生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閱讀本身就是需要反思的,只有反思才能讓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在指導之前也要仔細閱讀學生們的心得,根據學生們的體會進行針對性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學生們進行閱讀之后鼓勵學生們進行故事情節新編,從課文的角度根據自己閱讀之后的感悟進行故事情節新編,這也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合二為一的重要表現。例如,在學習《窮人》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通讀全文,通過預習了解一些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具體想法,結合時代背景和自己的寫作知識進行續寫。在課堂上可能很難完成,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成為家庭作業,可以查找一些作者其他的作品,了解一下作者的寫作風格,盡量結合時代背景寫出學生們自己的風格。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互通就是培養學生們擴展思維的重要體現。
(三)提供知識遷移機會,發展學生認知策略
學生們對學習方法是有自己獨特看法的,教師想要讓學生們的認知能力更少一層樓,就應該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學會知識遷移。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之前學習過的新中國成立的背景知識進行遷移,這一課內容在進行預習的時候需要學生們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對課文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入的解讀,這是培養學生們閱讀技能的重要方法。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們建立相關知識的聯系,這是閱讀教學中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課文預習知識一個小小的引入點,具體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也是有聯系的,不同的課文可以根據題材或者其他因素進行分類,同一類的課文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閱讀,可以起到鞏固閱讀方法的作用,讓學生們的閱讀效率更高。
三、結束語
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想要讓學生們更多的潛能被激發出來,就需要采用更加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提供閱讀方法指導不是讓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能讓后續的學習更加順利。高年級階段積累知識技能還能讓學生們學習知識效率更高,未來的初中階段有更好的知識接受能力。
參考文獻
[1]商小豐.小學高年級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78-79.
[2]陳金有.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16):59-60.
[3]楊鈴.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閱讀速度的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4]鄧乃霞.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