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成
摘 要: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教育業也有很大的進步,其中數學這門學科是家長關注的重點. 將數學學習好,需要有著良好的數學思維以及思想方式,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能力. 故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講解轉化思想,增強他們對于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本篇文章將就數學中的轉化思想進行思考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轉化思想;實踐方式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轉化思想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它主要是通過將一些復雜的問題通過轉化變成容易求解的題目,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學生通過轉化思想可以更好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一方面,是對他們自身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將轉化思想讓學生盡可能地理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可以用正確的思想方式解決問題.
一、數形結合———誘導學生轉化思想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實踐性,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一特點來開展教學內容. 小學生對于形狀等比較敏感,可以通過轉化的思想將一些抽象化的數字轉化成可理解的圖形,但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會使得很多學生產生思維定式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利用轉化思想使得學生可以走出困境,讓他們對于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思考方式. 定式思維會束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像在解決一些應用題的時候,學生對于題干的理解會使得他們的答題方向也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數形結合,互相轉化讓他們可以進行正確的思考. 比如,雞兔同籠的問題,
雞和兔子腳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通過用不同的圖形來代表他們,將數學的計算問題轉化成圖形的問題,這樣學生既可以解決問題,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轉化思想,使得教學質量提高,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是雙贏的結局.
二、作業融合———加強鍛煉轉化思想
教師僅僅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轉化思想進行鍛煉是不夠的,課下的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通過作業教師也可以清楚了解學生對于轉化思想的理解程度,作業批改后可以進一步對一些薄弱的部分多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可以更加了解. 課下作業也不一定使用作業本等,教師也可以自己布置一些習題,或者是根據課上講的一些習題進行改編,學生沒有辦法完全按照上課的模板套用,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課堂知識點的進一步復習. 作業是課堂的延展,故對于作業的內容教師一定關注,這對于學生學習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在做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于知識點深入了解,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
比如,在作業中布置相類似的題目,可以檢驗學生在課堂中是否認真聽課或者是他們的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像一些基礎的計算題,在出題的時候可以將一些運算的順序進行調整,比如,課堂中的題目是6 +8 ÷2,那么在后續出題的時候可以變成 6 ÷2 +8,這樣考驗的是學生對于加減乘除運算規則的掌握,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照搬答題的模式,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鍛煉. 除此之外,想一些幾何題目,可以選擇改變一些圖形,在課堂中用的是三角形,那么習題中可以選擇一些可以分割成多個三角形的,那么最終運用到的知識都是課堂中學到的,只是需要學生進行轉化最終才可以得到正解.
三、引導思考———鞏固增強轉化思想
在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不是完完全全將所有的知識直接傳授給他們,學生自己摸索出來的知識點會讓他們記憶更加深刻,對于提高學習效果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引導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以老帶新的方式,用舊的知識去讓學生來學習新的知識,一方面,使得舊的知識得到了復習,另一方面,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這對于數學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好處,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一定基礎. 引導教學很好地發揮了教師的作用,做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基本工作,對學生和自身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好處.比如,在進行圖形的周長教學的時候,前一節課通過教授學生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式,這節課就教授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式. 在課前教師先通過回顧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式,因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相似性,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方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學生需要清楚周長是指周圍的一圈,其次了解正方形的特點,最后周長的計算方式就很清楚了. 教師要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才可以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在學生思考遇到阻礙的時候,教師不能批評或者是直接將方法表達出來,而是要保持耐心讓學生自己琢磨,這時他們的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總的來說,整篇文章主要圍繞著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轉化思想方法進行了思考討論. 轉化思想是小學數學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將轉化思想如何更好地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轉化思想使得數學的學習更加簡單和輕松,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