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宏
摘 要:在現在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體現了新課標教育下的新思想,為了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改變初中語文教師以往的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法,為初中生打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語文學習氛圍,以此提高初中生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的熱情,進而促進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簡述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方法
隨著新課標新思想的不斷跟進和推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也得到了不斷地改變,這樣的思想模式下使初中語文課堂的主角由語文教師變成了每一位初中生,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及時重視這一思想的轉變,在進行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建優質學習環境的做法,可以充分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使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不斷地提高。
1.打造優質的語文學習氛圍,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時期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強,而且這一時期的學生在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掌握能力上都相對較強于其他時期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初中生還具有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的特點。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日常教學中,就要求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初中生的這些特點,在初中語文的教學方式上要采取適當改變,為初中生打造出優質的語文學習環境,進而激發出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的強大熱情,增加初中生對語文學習的不同情感體驗,最終達到促進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語文教師巧妙地設置問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及時準確地問問題能夠使初中生的思考能力不斷地提升,在初中生逐個的解決這些問題時,也會為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增添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這之中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不斷地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初中生的語文教材進行仔細地分析和研究,把握每一篇教學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根據這些教學目標設計出適當的教學問題,在問題的設置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的是,充分考慮到初中生對知識掌握的水平和能力,在問題的難度上要有一個不斷加深的過程。
3.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輔導書自主學習
學生或多或少會購買一些比如字典、辭典之類的工具書以及相關的輔導書,以輔助語文學習。不過,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卻往往會忽略對工具書和輔導書的使用,導致工具書和輔導書成了擺設,無法發揮輔助學習的價值。因此,初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當充分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和輔導書進行語文自主學習。
學生利用工具書進行語文自主學習主要是在課前預習方面。在進行課前自主預習時,遇到一些生字詞,可以通過查閱工具書進行學習,然后根據教材輔導書對文章內容進行預習。教師在引導學生使用工具書和輔導書時,需要注意控制學生對它們的依賴性。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往往會自己懶于思考而過分依賴工具書和輔導書。如果學生沒有進行自主思考與分析,而只是借助工具書和輔導書來對文章進行了解的話,自主學習能力就無法得到提升。
4.引導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劃
從本質上講,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對自我思維進行整理的過程,但往往會存在由于目的不明確以及學習過程混亂而使自主學習效率降低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需要引導他們制定自主學習計劃,使他們的自主學習過程規范化,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率。
學生在制定自主學習計劃時,首先要對整個語文學習過程所花費的時間進行規劃,不能用太多時間,也不能用太少的時間。在對整體學習時間進行規劃后,學生需要對學習的重難點進行確定,對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反復探究,實在無法理解的,就標注出來,留待課堂解決或課后找老師單獨解決。最后,學生需要預留出充足的反思時間對整個語文學習過程進行審視,并且針對疑難點進行重點標注。
5.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拓展空間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內容以及各方面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接受能力創設語文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學習了《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場辯論賽,把全班學生分成三組,每一組代表一個觀點,讓學生闡述三篇文章中最有吸引力的一篇文章。為了做好準備工作,學生會反復閱讀以及思考文章中的細節,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對當前的知識進行儲備,又能較好地理解語文的深層意思,除此之外,還能夠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6.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環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還沒有成熟,自制力比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也比較薄弱,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保障。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雨的四季》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四季的雨的不同特點,感受畫面美、語言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帶領學生朗讀文章之后,提出幾個問題: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的雨?從中看到什么樣的景色?感受到怎樣的美麗?學生陷入思考之中,并且再次閱讀文章,把喜歡的景色做個標記。之后,教師讓學生回答問題,其中一名學生回答“我喜歡春雨,因為我看到樹葉翠綠、花苞擺動,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還有的學生表示“我喜歡秋雨,因為人們在春夏季節非常忙碌,終于在秋天的時候可以安靜和沉思,秋雨有端莊沉靜的美”。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有效提高的學習效率,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供了有力保障
初中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有利于提升初中語文學習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他們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需要根據學生具體學習特點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總之,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來完成。
參考文獻:
[1]房惠萍.細節描寫彰顯文韻——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8(90):49.
[2]姚秋月.品生活之趣 嘗生活之味——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8(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