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珍
摘 要:創新思維是在基礎的認知上,借助情感認知、基礎理解獲得思維的發散,展開現象力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語文的分辨,最終獲得的創新結果,這個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的陳述自己的觀點,而非按部就班的去記憶,要想讓學生的智力發育與情感認知達到新的層次,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教師應開放課堂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開語文互動,消除對學生的思維束縛,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引言:
語文中蘊含了充沛的情感,語文的知識融合了更多情感元素,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應幫助學生首先夯實基礎,并導入情境盡可能的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應改變憑借自己主觀臆測統一安排的課堂形式,隨機結合學生的反饋提出有意思的疑問,引發學生的聯想互動,并釋放學生的天性,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真實的想法,轉換視角獲得深刻的體驗,可幫助學生走上主體的探究位置,觸動學生的創新創造神經,使得語文猜想變得有趣,學生的創新思維活躍起來。
1.調動學生的創新興趣
當班級中充滿了閱讀的氛圍,學生也自然的參與到閱讀當中,當班級中充滿了討論氛圍,學生們也自然的參與到討論當中,當班級中充滿了創新思考,學生們都能夠一一的陳述趣味的聯想,那么就會以少帶多,逐漸有更多的學生愿意進行創新表達,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基于學生的心理喜好,導入一堂富有生趣的課程,擴大課堂的容量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語文的課程變得張弛有度,一開始部分學生愿意參與構思,他們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師及時的給予了表揚,而后就會有更多學生你追我趕,開始了輪番的思考互動,期間教師應給予學生機會,并積極的鼓勵他們課堂上更自由、隨意的闡述,不再拘泥于課堂嚴肅的秩序,追求新鮮趣味,鼓勵學生找到學科的興趣點,引發學生的自主意識。
2.珍視孩子的好奇心,保護孩子爛漫的天性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好奇心是兒童學問之門徑"。教育者"當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至學問的境界"事實正是如此。小學低年級階段兒童的好奇心表現得尤為突出,針對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續接故事便是其中的一種,在閱讀課上我常常為學生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講到關鍵處設置懸念讓學生往下續接。發展兒童的好奇心,比單純的注入式的教育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了學生多向性的創新思維。
3.給孩子說的機會、做的勇氣
心理學家托蘭斯說:"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賞的環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努力去營造一個寬松和睦、敢于爭辯、敢于發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允許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和活動,并能對其微小的創造力表示贊賞。
4.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的氛圍
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自主發展,如果沒有和諧的、民主的、愉快的課堂氣氛,學生厭學、怕學,課堂上不敢發言,又怎能自主發展。教學活動中,除了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外,教師還要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揚民主,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多給一份關愛,這樣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從而產生成功感和愉快感,產生對待學習的積極心態。
5.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上應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余地,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來,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學導式。即以引導學生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對于教師是"引導自學,幫助解難",對學生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師首先揭示自學目標,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給予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學,將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加以歸類,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情境,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間的多向交流,取長補短,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恰當"刺激"式。所謂"刺激",就是以教學目標、學習情境、活動情境等方式呈現的學習任務。充分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新知。
6.重視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應試教育過分強調知識的"結果",而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卻十分重視學生思維的"過程"和思維"方法",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學《十年后的禮物》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音樂大師愛德華.格里格僅僅將一支樂曲送給了達格妮嗎?"學生分組討論后,很快得出結論。他們紛紛舉手發表意見,一致認為音樂大師連同"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一起送給了達格妮,所以她才會"眼淚流滿雙頰",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們也被音樂大師的偉大人格所折服,表示要做誠實守信的人。通過以上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達到了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結束語
教學觀念的更新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不要只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黃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165-165
[2]張正發.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吉首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1):240-241
[3]季建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1):259-259
[4]鄭丹丹.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20):33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