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浩
摘 ?要:項目日常管理工作執行“抓培訓、抓班組、抓落實”的方法,恪守認真、較真、頂真的管理理念,“重標準、抓質量,重細節、抓關鍵,重創新、抓成效”促推樂清灣大橋建設成為“品質工程”創建樣板工程,成為讓百姓滿意的一項民生工程。現對品質工程創建總結進行分析。
關鍵詞:標準化;提升;工程;品質;分析
一、工程管理水平提升
(一)“場”到“廠”的轉變
項目進點之初,以“三減、三改”為導向,以提高工廠化覆蓋率為突破口,按照混凝土集中拌合、構件集中預制、鋼筋集中加工的三集中原則,規劃建設臨時設施。集中設置的1個T梁預制廠、2個鋼筋加工廠、1個混凝土拌合廠,全部符合工廠化、標準化施工需求,減分散施工改集中施工、減野外施工改室內施工、減傳統施工改工廠化、流水線施工,實現了從“場”到“廠”質的轉變。
(二)智慧工地建設
1、針對隱蔽工程管理
在隱蔽工程數據采集方面,運用路基智能壓實系統,綜合微電子無線通訊、高精度定位等技術于一體,配有車載終端軟件及圖形化展示系統,實現可視化連續跟蹤壓實,大大提高了壓路機操作手的工作效率,路基壓實施工一次成優。
2、針對安全風險監管
在項目部各廠、站及安全風險較大區域均設置了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通過終端控制,可將影像信息實時傳送至公司、指揮部信息管理平臺,持續監督,進行有效管控。遠程監控系統能夠直觀了解現場施工、關鍵工序領導帶班作業及旁站檢查情況,實時掌握施工進程,加強后臺資源配置和管理決策。
3、針對工藝、工序檢測
在工藝監測方面,預應力張拉、壓漿、樁底注漿等均采用智能化設備,并將重點工序施工數據實時上傳至指揮部陽光工程系統,做到實時監督、實時管控。
鋼筋籠采用數控檢測設備,運用對向紅外同步掃描技術,集成單向自動旋轉功能,對成品鋼筋籠進行全方位體檢,檢測數據即時上傳至處理終端,精度偏差控制在±1mm以內,成品方可出廠。
4、針對問題整改追溯
由中鐵四局集團自行研發并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全面推廣的“安全質量隱患排查系統”在樂清灣項目得到充分應用,該系統是集施工全過程安全質量隱患“排查、上報、監控、整治、驗證、消除、統計、考核”為一體的綜合應用平臺,滿足了全過程動態監管的需要,確保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高效運轉,打通了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流傳通道。
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1、鋼筋分組式端頭自動打磨機(新設備)
分組式端部自動打磨機可實現四根鋼筋端頭一次性打磨完成,全過程僅需30s,相對于傳統人工打磨工藝(單個鋼筋端頭需要45s),加工工效可提升6倍。采用自動打磨機有效改善作業環境、降低勞動強度,同時解決了打磨平整度不易保證、質量離散度大的難題。
2、鋼筋自動焊接彎圓機(新設備)
自動焊接彎圓機釆用立式圓盤結構,同時附著自動焊接及切斷裝置,實現“彎圓、焊接、切斷"三步數控自動加工精度可控制在±3mm。以鋼筋原材為加工材料,解決了傳統工藝因接頭不平順的難題。傳統加工需要2名專業鋼筋工,而自動焊接彎圓機機械化程度高,設備操作簡單,僅需一名普通操作工人即可勝任。
3、橋面施工“一體化工藝(新工藝)
集成三滾軸提漿自動整平機、坐式雙盤磨光機及自動行走拉毛機,形成橋面成套施工工藝。三滾軸提漿整平機利用路面攤鋪機原理,實現提漿、找平一體化機械施工,座駕式雙盤磨光機僅需一人操作相當于6個人工抹面工作量,自動行走拉毛機實現梁面全自動機械化拉毛,解決了人工拉毛效率低,質量不易控制的難題。
4、流水線法鋼筋下料技術(新技術)
鋼筋下料以“流水線”作業為理念,根據加工長度需要,調整傳感器位置。電腦終端控制鋼筋順次傳輸,當鋼筋端頭碰觸傳感器后,自動切斷,避免了人為因素干擾,鋼筋加工尺寸偏差可精確至2mm。單根鋼筋運輸、切斷、卸料全過程約20s。周期性結果考核表明,該設備僅需1名普工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相當于傳統工藝4名專業鋼筋工配合完成的工作量。
綜合考慮基于鋼筋自動傳輸切斷設備、端頭自動打磨機及相關配套組件的鋼筋流水線作業,相比傳統鋼筋加工工藝,可節約人工工時62.5%,占時工費僅為專業鋼筋工的80%,經綜合計算每百噸工費可節約8000元。
三、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樂清灣01標項目部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浙江省省級“平安工地”示范施工合同段、浙江省國省道建設“施工標準化優秀項目部”,2015、2016年被評為浙江省國省道建設“信用管理優秀項目部”。
安全管理通過“依法治安”、“標化促安”、“科技興安”等措施,并借助綜合安全服務、特種設備服務、氣象服務等第三方單位,實現安全三助力,有效提高了現場施工安全保證能力。
四、工程品質文化提升
(一)管理人才培養
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各工區完成指標情況,建立了技術創新、崗位練兵、提拔重用等激勵機制,開展了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工地之星評比、QC質量攻關等群眾性勞動競賽活動,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適應高標準高速公路建設市場的人才隊伍。
(二)家園文化建設
圍繞“以項目為家庭,視員工為親人”的指導思想,以人文關懷助推品質工程。一是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優先考慮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按規定執行用工保險制度。二是打造和諧文化,為員工家屬探親提供夫妻房,開展“小候鳥夏令營”活動,為農民工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三是打造奮進文化,開展“導師帶徒”活動,支持幫助員工和農民工學歷提升和專業資質考試,定期組織團隊拓展訓練活動。
(三)加強團隊作風建設
項目圍繞施工生產計劃安排,積極開展“黨建+項目建設”工作,以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為引領,強化團隊成員的“五個能力”建設,即團結協作能力,總覽大局能力,落實執行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凝聚人心能力。通過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形勢任務教育會等會議,傳達宣貫新思想、新形勢、新任務,強化工作溝通,分析形勢,統一思想,齊心協力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目標,打造一支勤政務實、廉潔高效的管理團隊。
(作者單位:臺州市公路水運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