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怡
關鍵詞:領會教學法;高校;排球教學;具體運用;球類運動
一、領會法排球教學應堅持按需結合與因材施教
進行領會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帶領同學們對于排球加以深刻體會,讓學生掌握更好的排球運動方法。因此,在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排球學習的過程中,要首先對于學生的特質有一個具體的詳細的了解。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身體素質較高,可以安排更高強度的訓練;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較低,進行過高強度的訓練則會影響排球課程的開展,甚至帶來一系列的身體不適的狀況,對學生身體造成影響。目前在高校的排球教學階段,學校采取的都是開放式教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用同樣的教學方法,事實上,這種教學方法是不科學的,對于不同身體素質的人沒有充分進行考慮。高校體育老師在進行排球教學時,可以根據體測數據對于學生進行分類,再根據學生的分類施加不同程度的訓練強度。
二、領會排球教學法應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在萬眾創新的時代,高校教育改革正在持續進行中,高校排球教學也應該不斷創新,增加團隊的競爭力。當前的排球教學多數局限于實踐教學中,理論教學很少甚至等同于零。這就導致了學生盲目的跟著老師做各種訓練,而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種身體訓練,結果在排球課結束后,課堂上所學的教學內容的記憶所剩無幾。這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排球運動的技巧,學習效率極低。因此,我們提出在領會教學法中可以引入新的教學方式,從理論上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多媒體技術在其他學科中運用已經相對比較廣泛,而對于體育教學,應用率不高。因此,在排球教學中可以加入多媒體教學的教學方法,通過動畫、圖片、視頻等形式讓相關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傳輸給學生,把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成有趣的體育知識,讓學生對于排球有一個更深入具體的了解。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可以使得學生在排球課后也能夠開展相應的排球訓練,同時在進行排球訓練時也能夠更加專業。
三、領會教學法應注重培養學生戰術意識
培養學生戰術意識是進行球類教學領會教學法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排球的興趣,同時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等各種方面都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戰術意識的培養需要建立在對于排球的基礎打法和基礎規則有初步的了解的基礎上,戰術意識的培養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對于教師來說,教師應該有較強的戰術教學意識,包括為何要進行戰術意識的教學、如何進行戰術意識的教學兩個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在進行戰術意識的培養時,要有充分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嘗試。在戰術意識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對抗,因為排球比賽在對抗過程中的強度比較大,因此不同組別的綜合實力應該分配平均。在進行戰術意識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分析整合排球戰斗內容,然后從基本排球戰術上進行演化,形成更多的戰術。同時,在排球課后要增加對于課外排球運動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真正實現自身運動技能的提升。
四、要進行領會法教學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當前的高校排球教學中,教師都是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標準以及學校給予的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其內容的設置相對來說比較脫離于教學實際情況,不利于對于學生排球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跟隨教學實際情況,在遵從教育標準且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填充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排球運動素質的發展。前文已經提及,在進行實際教學中要對于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按需施教,而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對于排球教學身體素質和排球技巧的教學也應該合理分配,不能厚此薄彼,只注重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或者只注重訓練學生的排球技巧等都是不合理的,對于學生的運動素質的提高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五、結語
領會教學法讓學生對于排球運動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體會,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領會教學法使得學生對于排球運動有了一個完整和全面的鏈條式認識,并且極大地開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排球學習興趣,顯著地培養了學生的排球運動素質。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領會教學法的意義,帶領學生們不斷在體驗中感悟提高。
參考文獻:
[1]柏連龍.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2):119+114.
[2]溫彬.領會教學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18,39(10):47-48.
[3]王燕桐.領會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具體運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 (04):169+166.
[4]黃帥.普通高校氣排球選修課運用領會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7.
[5]鄒華,趙悌金,王世超,劉健明.領會教學法在體育院系排球普修課中的應用研究[J].內江科技,2017,38(02):114-115.
[6]劉芳.領會教學法在排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