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岑
據有關專家調查研究,通過統計2000年參加歐洲錦標賽,世家錦標賽和奧運會等各大比賽的運動員,因比賽失常的212名運動員中,屬于技術和能力失常的運動員占20%,屬于心理失常而導致比賽失敗的運動員占80%。由此可見,心理狀態的穩定對于比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因素對成績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運動員在比賽時反映出的心理狀態也是不同的,以下就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影響成績的主要心理因素進行分析。
一、過分看重比賽結果
“訓練型”運動員在賽前和賽中對比賽結果想得比較多,對于創造好成績和取得好名次充滿期待。這種強烈的求勝欲望對運動員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壓力,因此在賽前常會感覺到緊張,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技術動作的完成缺乏信心,情緒表現為不穩定甚至急躁,這都將導致運動員對比賽失去信心,甚至技術動作失敗。造成運動員過分看重比賽結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訓練型”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極為刻苦,而平時的訓練水平也很高,因此認為比賽就是收獲的時刻,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相應的回報,對比賽寄予很高的期望,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心理壓力,這些都會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發揮。
二、比賽時自我控制能力低,消極思想出現
一般情況下,田徑項目都要通過預賽甚至復賽才能進入決賽。例如:田徑項目中的跳遠需要通過前三次的試跳成績才能決定能否進入后三次決賽,當前三次試跳中出現助跑步點不準、起跳犯規、技術動作完成失敗或者其他運動員試跳成績較高等情況,運動員的心理會很緊張,因而表現得很急躁,對比賽失去信心以至找不到動作感覺甚至出現動作變形。例如:跳遠運動員在試跳助跑中步點不準而造成犯規,在后面的比賽中往往不敢以正常的助跑速度助跑。從而使起跳時距離起跳板過遠,成績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成績和名次;這些都是自我控制情緒狀態的能力降低所造成的,在此階段運動員不再想自己的技術動作,頭腦中思維已經混亂,對失利的恐懼不斷加劇,以至于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三、過去比賽失敗在心理上留下的陰影
“訓練型”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難以發揮出最佳水平往往是心理受到以前比賽失敗的陰影影響,對日后的訓練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他們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缺乏斗志和不自信,從而導致訓練不積極,訓練效果差或者在訓練中也不能順利完成技術動作;還有的運動員在一次比賽失敗后,會在心理形成暗示,每次參加這個有過失敗經驗的比賽就會回想失敗的經歷,使自己處于緊張和焦慮的狀態,從而影響比賽成績。比賽失敗在運動員生涯中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在一般運動員身上會得到調整和總結,但由于訓練型運動員心里素質差,不能及時調整心理狀態來適應比賽的失利,更沒有正確的認識失敗,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再有就是賽前運動員心理活動普遍比較活躍,而訓練型運動員過分擔心比賽結果,并受以前比賽失利的影響,體驗曾經失敗的心理感受,從而產生消極的心理活動,這些不良因素都會使運動員在比賽中不能正常發揮。
四、外界環境干擾
運動員在比賽中成功與否不僅決定于自身競技水平和心理素質,更受很多客觀因素影響。例如天氣、場地、器材、裁判、觀眾、記者等外界環境的干擾,這些都會對運動員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訓練型”運動員更是如此,因為他們容易患得患失,在比賽中如果天氣情況和場地很難令人滿意,他們的心理狀態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現場觀眾對于他們的失敗動作喝倒彩,他們的心理壓力將會大大增加,直接影響后面比賽的發揮;對于跳遠運動員來說,起跳犯規是很平常的事,但如果遇到有爭議的起跳犯規,訓練型運動員會很激動,比賽的積極性和興奮性都受到影響,甚至會放棄后面的比賽。這些都是因為訓練型運動員的情緒起伏較大,而且不能及時調整正確的心理狀態來適應比賽變化造成的。
五、對手的發揮水平
由于跳遠比賽的規則是所有的報名運動員按秩序冊順序進行3次試跳,取前八名進入決賽,進入決賽的運動員按成績排名,成績從低到高排列即第一名最后一個進行試跳,取其六次試跳的最好成績為最終成績。跳遠是測量遠度的運動項目,需要記錄員及時記錄比賽成績,所以每一位運動員的每一次試跳成績都可以立即知道并且成績是對所有人公開的。訓練型運動員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就差,如果在比賽中對手的成績高于自己的成績,他們會產生焦慮、焦躁的情緒,甚至對自己的表現開始不自信,打亂了原有的比賽計劃,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影響到后面比賽的發揮。
六、不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競技體育的改革,運動員也逐漸走向經濟市場。現在大部分比賽都有贊助商,各個俱樂部和運動隊都會對取得名次的運動員有一定的物質獎勵,這原本是對運動員的一種激勵和補償方式,但是有的運動員過分看重利益,對于比賽本身的意義淡漠了或扭曲了,產生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就會影響“訓練型”運動員運動水平的發揮。訓練型運動員本身的心理素質就不穩定再加上這種壓力,更加會導致比賽的失利。
心理因素對于訓練型起跳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不穩定的心理會導致整個比賽的失敗,心理調控方面的訓練對于運動員穩定競技狀態和提高成績是必要的。隨著教練員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相當重視這種心理素質的培養,心理訓練在日常的訓練中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并總結出適合我國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消除運動員的消極情緒和心理障礙,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馬麗娟.淺談田徑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2007 (3):45-47.
[2]周濟.正確運用心理訓練是提高田徑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J].田徑,2005 (6):17-18.
[3]姚宗武.跳遠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J].寧德師專學報,1998 (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