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春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能訓練;有效措施
體能鍛煉是小學生體育教學課堂的教學基礎。體能對體育運動技能的提升起決定性作用,學生需要通過發展體能,進行體能訓練來提升其體育運動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動性和自信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道德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水平。
一、現階段小學體育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體能普遍偏差
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高科技化,學生們多數平日里都缺乏鍛煉,沒有養成鍛煉的習慣。在學校的時候,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每周只有2到3節體育課,課后的體能鍛煉又沒有得到很好的補充,上放學大多數家長選擇開車接送或者乘坐公交車代步工具,由于學業的繁重,回到家中更是沒有鍛煉的時間。因此,學生們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都表現出了體育體能薄弱,運動不適應的現象,體育課堂體能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學生體能蓄念意志力不強
在對小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尤其是在進行長跑耐力訓練的時候,學生往往堅持不下來,意志力薄弱,半途而廢,畏難的情緒比比皆是,學生們的運動基礎素養普遍偏低,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偏差,導致教師體能訓練進行困難,無從下手。
(三)學生課外運動的意識淡薄
現代的學生們幾乎沒有養成課余體育鍛煉的意識,由于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繁忙的學習生活,學生們在閑暇的時間都喜歡泡在手機、網絡、電視的世界里,平日里缺乏運動,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加上小學生的健康常識不足,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的現象十分常見,這也是導致了學生的體能下降的原因之一,長此以往學生的健康狀態進入了惡性循環。
(四)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缺少有效體能訓練
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重視體育技術的傳授,不重視體能訓練的有效性性發展,學生比較厭倦進行體能訓練,歸咎其原因,主要有體能訓練內容不夠豐富,形式單一,組織安排缺乏科學創新,學生往往存在厭學情緒,教師在課堂上也不能很好實施,加之教師的體能訓練教學方法、能力、水平上參差不齊,導致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實質“名存實亡”。
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以生為本,興趣選擇,加強體能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要投其所好,選擇學生的運動興趣點入手,提升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體能訓練運動項目進行選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進行選擇,這樣就能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從而提升課堂體能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提供田徑運動、游泳運動、搏擊操運動等等可以鍛煉耐力的有氧運動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去進行學習和訓練,學生訓練的被動轉向了主動,充分發揮學生訓練的主觀能動性,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鍛煉質量是必然的,因此,通過興趣學習和快樂訓練達到提升學生的體能訓練效率,這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精心設計,打卡制度,堅持不懈
學生在進行長時間的體育體能訓練中往往會遇到初期的體能困難和訓練的瓶頸期,又表現在訓練的過程中缺乏耐心,導致學生堅持不下來,畏難情緒過大,這就大大降低了教師在課堂中體能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建立起一定的管理和激勵的機制讓學生們抱團堅持訓練,從而提升訓練效果,使學生能夠在困難的上坡期堅持下去,從而提升學生的耐性和堅毅品質,提升學生的體育道德和運動能力等等。
例如,教師可以在微信群中設立運動打卡制度,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每堅持完一次體能提升訓練后,可以進行完成打卡,并且打卡后還可以將自己的訓練心得和訓練困惑發布在微信群中,讓學生們將自己的心聲和困惑在群中大家一起討論,這樣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訓練進度和心理狀態,從而給予學生一定的心理輔導和訓練方法改進等等。同時,學生們堅持打卡一個月、一個季度甚至一個學期后,都會獲得相應的教師獎勵和成績加分,激勵學生們不懈堅持下去,錘煉優良的運動品格,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身心健康的良好體格。
(三)建立社群,小組合作,培養意識
大多數學生在校外時間沒有養成運動鍛煉的習慣,體能訓練是一個需要不斷堅持運動行為,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課外運動和鍛煉的意識和習慣,是體能訓練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徑。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建立相關的學生運動社群,并設立社群小組長,進行課外時間的運動活動的邀約和組織。按不同的運動項目建立不同的群,學生們可以自愿加群,例如有游泳群,籃球群,羽毛球群等等。在群內的學生課后可以自主相約運動,或者由每個群內的組長組織運動,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預約運動場所,確保學生們參與運動,這樣做就可以培養起學生在課余時間和生活中的運動習慣,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甚至幫助學生改善飲食習慣與作息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終身受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堂的體能訓練內容的自我選擇,大大提升學生的體能訓練興趣和參與度;建立體能訓練打卡制度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參與效率;建立課外互約運動的社群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基礎素養和心理健康水平等等,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