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博 趙德寧
關鍵詞:終身體育;網球教學;教學現狀;創新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黨的十九大強調:“體育是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網球作為一項有氧和無氧交替的運動,開展時間最長、參與性最廣的體育項目,以其競技性、健身性、休閑性、娛樂性等眾多特征深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所喜愛[1]。由此可見,網球運動以它的獨有魅力,成為了學生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一項時尚運動,所以,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有利契機,使網球運動能夠形成終身體育意識與健身目標的相結合,來滿足社會體育的發展需求,從而更好的豐富網球教學體系進而完善高校網球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網球開展現狀
終身體育產生于二十世紀60年代。所謂的終身體育,其核心在于使體育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使人們即使身處在不同的生活與年齡階段,都能夠科學有效的進行終身自我鍛煉的一個過程[2]。然而現階段,很多高校將教學工作的重點放在了智力教育方面,對專業課、文化課的教學工作較為重視,忽視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3],體育課時安排較少,場地設施不足等,致使學生無法更多地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一)場地數量不足,限制教學環境
無論開展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是離不開場地。在山西省的普遍高校中,網球場地設備等比較缺乏,根據相關文獻調查得知,山西省高校網球場地的平均數量只有6 片,并且很多學校是沒有室內球場的,一遇到天氣比較惡劣的情況時,網球課還要被取消[4]。然而網球場地作為網球教學的基本,是教師與學生開展網球運動的基礎條件,網球場的整體數量很少,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日常網球訓練和競賽,從而導致學生無法積極地參與到網球體育鍛煉活動,導致網球運動教學質量下降
(二)高校網球師資不足,教學方式較于落后
教師作為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人物,雖說大部分高校網球教師都畢業于體育院系的,但大多并非畢業于網球專業,這一部分教師都是從籃球、羽毛球等其他教師兼任的,這部分教師都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在授課與教研活動中仍慣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形式單一,枯燥無味,耗時較長,缺乏創新意識。不僅缺乏專業的網球理論知識背景,還缺乏高水平的網球技能,對網球技術的理解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難以符合網球教學的實現目標[5],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體育教學有效發展和進步。
(三)高校網球大班化的普遍的影響
一些高校由于場地資源有限加上選修網球課程的學生逐年增加,導致大部分學校大班化的普遍現象,雖說在一定程度上能節約教育資源、降低教育成本,但就像是一個作坊大規模生產一樣,種種弊端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從教師角度來看,增加了教師組織教學的難度,促使教師采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授課過程中難以顧及到每位同學,難以進行一對一有效的科學指導。從學生角度來看,在聽課與練習過程中學生容易注意力分散,容易動作形成錯誤,學生難以體會到網球運動的樂趣所在,使得整個學習進度跟不上教學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參與性與積極性大打折扣,甚至產生畏懼、排斥心理,從而影響了網球課程在高校中的良好發展。
二、終身體育高校網球教學創新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地改革,很多高校的教學模式與機制也在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背景下不斷創新,高校網球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場地設施、師資水平,教學模式等同樣也要隨之進行改革與創新,應當改變先前固有傳統的模式,通過實踐不斷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網球教學效果與質量。
(一)進一步加大網球場地設施和利用
網球運動和眾多球類體育項目一樣,都是離不開場地等設施條件的支持,所以高校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積極完善網球教學基礎設施,滿足學生的體育運動與鍛煉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僅僅滿足量上的需求是不夠的,在滿足量上的同時質上也需要加以改進。根據調查,個別院校的網球場地,多數在室外并且都是水泥場地居多,然而網球的高彈性對于肘關節、膝關節都是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高校加大塑膠場地的建設,進一步減少學生在體育訓練時對身體的傷害。同時還可以合理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設施進行改造,或開發多功能場地來促進學校網球教育的發展,滿足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來提高網球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網球的積極性。
(二)加強優化師資建設
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是提高網球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球技能水平和網球知識的儲備和教學創新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網球的興趣,因此,學校還可以定期設置專題講座,邀請一些有名的網球專家來學校給教師進行培訓,確保高校網球教學的質量能夠得到最大化改善與創新。當然,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退役的網球運動員作為網球教練官,這些退役的網球運動員在實戰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可以對學生的網球訓練進行有效的點撥和引導。同時,還可以開設網球俱樂部或網球協會,利用課外來充分挖掘、實踐機會,増加對外學習的交流,使課內、課外教學能融為一體化,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情況下擴充學生技術動作的學習范圍。
(三)擯棄大班化教學模式,采用小班教學形式
前面我們說過大班化教學是制約高校網球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我國網球教學質量,我們可以將每個班級的人數進行控制,以小班化的模式進行開展教學。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充分的時間與每位學生進行有效一對一指導,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講解與糾正學生對技術動作或知識點的錯誤認知,確保每位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都能夠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提升,從而更好的推進我國高校網球的教學創新與發展。
(四)采用探究教學法
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總是過分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總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地位。為了彌補傳統教學模式所遺留的不足,我們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法,針對學生對網球學習過程進行自主探究與思考和總結的教學手段。主要是以教師為教學的指引者和幫助者,以學生為中心主體,在平時教學中,由教師先拋磚引玉,將問題拋出去,并通過一定的教學案例來讓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與觀察、實驗與討論、思考與總結的一種教學形式[6]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們對網球知識的探索運用和創新能力。
三、結語
上文中,我們從終身體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入手,分析了我國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的現狀,剖析出導致影響網球教育發展因素,從而總結出教師應該積極順應時代的教育發展需求來優化網球課程資源,提高網球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有效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探索精神,不斷提高網球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網球知識和傳授能力。通過在高校網球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價值,對推進高校網球教學的深入改革與創新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閆慧君,蔣彬.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與終身體育的結合[J].科技視界,2015,24:160.
[2]羅玲紅.論高校體育教育與終身體育教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6).
[3]李光敏.終身體育教育思想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2):103-105.
[4]徐貴云.山西省普通高校網球選項課教學現狀研究[D].延邊大學,2017.
[5]孫習軍.高校網球教學的發展趨勢與改革創新研究[J].體育教育,2018,189:87-88.
[6]鄭曉容.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 (3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