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金華

摘要:本篇文章針對研究羽毛球女子雙打比賽在進攻過程中,進攻區位選擇對進攻效果產生的影響情況,并利用數據統計法以及錄像解析法等多種方法對其進行詳細分析。根據研究分析結果所示,進攻區位的選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進攻效果造成相應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進攻區位在球場后半段時進攻效率要比在前半段時低,并且在球場中段選擇進攻時,對手反擊成功的幾率更高。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為羽毛球女雙比賽在選擇進攻區位時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羽毛球;女子雙打;進攻區位;進攻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具有世界高水平的羽毛球女雙比賽中,為了確保比賽的勝利,都會首先選擇進攻。而在進攻手段中,殺球所具有的威脅性最高。同時,在防守中,接殺球也是防守出現失誤最多的一種情況。由此可見,“殺球數量多有利”這種說法是具有一定相對性的。并且殺球也會為運動員帶來巨大的體力消耗。在體力消耗過度的情況下,則會造成對抗能力的降低,從而造成比賽的失利。因此,在羽毛球女雙比賽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殺球,還要結合多個方面的因素對比賽進行綜合考慮。基于此,本文對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時,進攻區位的選擇對進攻效果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明確進攻區位在比賽中的重要性,實現進攻的精準定位。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近幾年內具有較高世界排名且出現在超級賽前八的10場羽毛球女雙比賽。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數據統計法和錄像解析法。其中數據統計法是通過將這10場比賽的進攻數據用 Excel表的方式進行匯總整理,對數據中不同攻防位置及技術運用的情況對進攻效果的影響進行比較分析;而錄像解析法,是采用對比賽視頻進行剪輯分析的方式,將獲取的數據匯聚成進攻數據表,從而通過相互間的比對實現對進攻區位影響進攻效果情況的分析[1]。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羽毛球女雙進攻戰術探究
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的戰術主要有以下7種:
第一,攻立線、小對角戰術,主要的攻擊區域為對手的兩側位置。這一攻擊戰術主要適用于進攻左右擺臂較差的防守人員,使防守者猝不及防。
第二,攻中路戰術,主要將攻擊的落點控制在防守方兩者中間,或直接進行中線扣殺、這種戰術主要是防止對手抽出大對角球,并且對下一次的連貫封網防守提供便利[2]。
第三,中攻中,邊攻邊戰術,主要是指球在中間時,就想中間進攻,球在邊線時就向邊線進攻。此戰術較為簡單,能夠幫助封網防守。
第四,攻大角戰術,指的是大角度的扣殺進攻,便于實現兩個人進攻的輪換。
第五,一人攻對角,一人攻直線戰術,主要適用于攻擊方后場進攻能力較弱,封網能力較強的情況嗎,便于充分發揮進攻方的進攻能力。
第六,攻人戰術,主要是指針對防守方能力較弱的人進行進攻,集中攻擊力,以長克短。
第七,吊殺結合戰術,主要是指在進攻的過程中,將吊球和殺球的技術相互結合,從而有效打亂敵人的防守陣型。
針對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分析,有部分學者認為拉開、調動進行突擊的方式是現今進攻方式的主要發展趨勢。可以利用拉開、調動的方式,有效抓住防守方出現的破綻,從而選擇最佳的進攻時間,結合自身的進攻特長,獲取更好的進攻效果[3]。同時,在羽毛球女雙進攻時,殺球的數量和得分并非是比賽勝利的必然條件。更重要的是要取決于殺球的準確性。而殺球進攻的準確性又與進攻區位和采用的進攻技術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進攻選手要結合實際的比賽情況,對進攻區位和進攻技術進行選取。
(二)進攻擊球位置的概述
在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的過程中,一般可以將進攻時的擊球位置分成左、中、右三個區位,也能分成前、中、后這三個區位。結合羽毛球雙打比賽的進攻特點,大致可以將進攻擊球的位置劃分成圖1:
(三)進攻區位選擇對進攻效果的影響作用
在羽毛球女雙進攻的過程中,進攻殺球的數量和得分率并不一定成正比,而殺球的得分率更取決于殺球的準確性,并且要將殺球的方式作為得分的導火索,從而通過殺球的靈活性來制造更多的成功封網機會。由此可見,成功封網機會的創造也是進攻效果的重要的影響指標。除此之外,進攻時的被反擊率指的是攻擊方在進行攻擊之后,成功被防守方進行攻防轉換的情況,這一情況主要是進攻的方式不當所造成的,進而為防守方創造了成功反擊的機會。在進攻效率的評定中,被反擊率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指標參數。例如在進攻的過程中,防守方的習慣是正手接殺,那么在進攻落點的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集中在對手的胸部位置和反手位置。如果對手慣于站在邊線進行防守準備,攻擊方則可以在遠離他身體空擋的位置選擇進攻,使對手加大步法的移動幅度和揮拍的幅度,從而暴露對手的空擋作為下一次進攻的目標位置。又如在對手兩人站位較為緊密和過于分開的情況時,或者在防守方在后場回球時,選擇在對手兩人的結合部的位置進攻,能夠獲取到更好的進攻效果。不但能夠使對手兩個人產生誤會或發生交拍的情況,還能為前位隊友的封網提供更大的便利。
結合進攻區位進行分析,正手區域的2號進攻位存在的進攻機會最多,第二進攻次序為底線中部的5號位。這兩個號位在進攻活動時較為簡單,并不容易出現較大的失誤,控球的難度也相對較小。因此,基于這兩個進攻位的攻防特點,在這兩個進攻位置出現被反擊和失誤的概率最高。基于進攻效率的角度分析,在進攻時,扣殺幾率高的位置并不代表是進攻效果最好的位置。就進攻效率而言,最高的是4號位以及5號位。但是4號位處于邊線位置,選手控球難度和進攻移動的難度都相對較大,失誤率也就相應較高。而1號位作為進攻效率較低的位置,其在也是在進攻區位中出現被反擊成功率最高的位置。由此,為了提高進攻的效率和封網率,減少對手的成功反擊,在正手區進攻時要加強對擊球位置和落球位置的控制力度[4]。
正手區內5號位和6號位具有著較高的進攻效率和封網效率。而4號位和1號位時是進攻區位中反擊率最高的存在。由此可見,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時,區位的選擇和進攻效率是具有一定影響的。進攻區位在場地前位和邊線區位的進攻效率更高。選手在進攻時一定要注意對進攻區位的選擇,一旦位置不好就盡可能不去選擇進攻,從而保證進攻質量和下一次攻防轉換的質量,避免進攻效果得不償失。
三、進攻區位建議
結合上述分析結果顯示,以下給出羽毛球女雙進攻區位選擇的相關建議:
第一,選擇在正手區邊線進行進攻也能取得較為有效的進攻效率,同樣具有較高的封網率和得分率,同時為了降低防守方的防守成功率及反擊率,在正手區邊線進行進攻時要格外注意進攻擊球點位置的控制和擊球落點的位置控制[5]。
第二,在進攻區位不理想時盡可能不要選擇強行進攻。一旦進行強行進攻則會影響進攻的質量,使進攻成功率降低,并且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下一次進攻的連貫性。在實施進攻的過程中,可以將吊殺和點殺的技術方式進行結合運用,從而成功將對手的防守位置錯開,找尋最佳的進攻機會和時機。
四、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可見,在羽毛球女雙比賽進攻的過程中,正手區的頭頂區的2號、5號進攻位發生進攻的幾率較頻繁。通過對進攻效率的可行分析,可以看出,發生扣殺進攻最多的擊球位,并不是進攻效果最好的區位,并且可以看出,進攻區位對進攻效果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在前位進攻成功的幾率比后位的幾率要高,同時,在中位上進攻會有很大幾率被對手成功反擊。尤其是在1號位選擇進攻時,應防守方所使用的方式多為反手,在處理過程中極容易使球體出現對角線的球路,從而提高被反擊的概率。
參考文獻:
[1]徐滎.羽毛球女雙不同進攻區域對進攻效果的影響[J].體育師友,2013 (6):54-56.
[2]徐滎.優秀羽毛球女雙運動員攻防效率的影響因素[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徐滎.羽毛球女子雙打不同殺球落點對進攻效率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 (1).
[4]張譽飄.針對現代競技羽毛球運動雙打進攻戰術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 (15).
[5]楊維.羽毛球雙打進攻技戰術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3):59-60.
[6]郭曉培.世界優秀羽毛球女子雙打運動員技戰術運用特征的分析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