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關鍵詞:傳統體育;高職院校;民族文化
與現代體育運動相比,我國很多優秀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運動逐漸被忽視、被丟失。要知道,沒有傳統體育便沒有現代體育的發展,傳統體育所發揮的作用不僅僅是為現代體育發展奠定基礎,它還是中國人文精神、文化的本質體現。如舞龍舞獅運動,盛行在兩廣地區的傳統體育項目,這一獨特的體育形式所展現的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象征著中國人奮斗不息、蒸蒸向上的精神面貌。然而,在現代科技文明發展的沖擊下,這種體育項目已經逐漸被淡忘,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其傳承和發展前景堪憂。作為高職院校,有能力也有責任來承擔起中華傳統優秀體育繼承和發揚的責任。
傳統體育運動,一直以來都被國家所重視,它關系著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延續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應該被繼承和發揚。作為高職院校,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在這一方面,一直以來都本著“傳統繼承 創新弘揚”的精神開展體育工作。
一、重傳承 ?實施了傳統體育項目進課堂教學改革
從思想觀念上,我院充分意識到目前的體育課程更多的是以西方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項目為主,而很多具有我們本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卻被拒之門外,因此,想要達到傳承目的,必須引入民族優秀傳統體育項目及文化,并開展課堂教學。
優秀傳統體育項目本身就具有很濃厚的土著文化特性,蘊含著原生態、民族性特征,極具趣味、健身的功能。大多傳統體育項目源于民間、發展于民間、興盛于民間,很多練習者會練習,會玩,但不會傳授。如彩帶龍、舞龍、抖空竹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傳統體育項目,沒有專業人員進行演示指導,學生想窺探其中奧妙便十分困難。因此,若想將傳承與發展實施下去,高職院校必須邀請“民間高手”到校授課。我院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解決師資問題:把民間相關項目的“高手”作為專家請進來對我們的任課教師、學生骨干進行技能培訓;利用社會各層面傳統項目培訓的機會把我們的任課教師、學生骨干送出去學習。課程設置上,在我校一年級基礎體育教學中增加了跳繩內容,二年級選項教學中開設了長拳、太極拳、棍術、健身氣功、健身腰鼓、健身秧歌、空竹、農民體育、廣場舞共計9門課程。課程教學中傳統體育項目的內容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
在授課方式上,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接受傳統體育文化的熏陶,教師可以采用慕課、微課等方式開展教學,通過視頻講解,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記憶印象都將大大加深。
二、重發展 ?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
目前,國家所倡導的全民健身的觀念深深的影響著高職院校體育發展。我院深刻意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意識教育,增強其民族認同感、凝聚力和自豪感。這些思想上的力量從何而來?我國優秀的民族體育項目及文化便是答案之一。因此,繼承和發揚傳統體育,高職院下責無旁貸。
例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在體育工作發展中,為了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體育,不僅從文化上加強學生知識教育,還從行動上對學生予以提高。每年10月,我院組織召開以傳統體育項目為特色的趣味運動會,就是從精神上繼承,形式上創新而開展的一次鍛煉學生團結互助、奮勇拼搏精神的一次傳統體育運動盛會。運動會開始之前,院領導從傳統體育精神傳承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做了思想動員工作,啟發學生要尊重傳統體育項目,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更要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責任。
此外,我院還將繼續發揚傳承與發展精神,利用院內資源開展各類豐富的傳統體育活動。將傳統體育與競賽工作相結合,每年可開展或者參加農民體育項目、健身氣功、舞龍舞獅等比賽。讓大學生清醒的認識到中華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體育項目需要他們去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發揚。
三、展技藝 ?參與相關賽事,為項目推廣“爭光添彩”
我們派出教師觀摩江蘇省農民體育節;我們組建運動隊代表江蘇參加全國農民趣味健身交流活動獲金牌一枚、銅牌二枚,第五、第八名各一項;我們還組建健身秧歌隊參加全省比賽。
四、結語
中華優秀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全國高校的努力,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民族體育項目、體育文化、體育精神象征著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青年學生的傳承作用不可替代,以高校學生為教育主體,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是一條必選之路。
參考文獻:
[1]徐世高、陳艷紅.中華體育傳統項目在高校的傳承與發展[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8.11.02.
[2]付浩蘭.農業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教育科學,2018.11.05.
[3]王有基.廣西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的活態傳承研究[J].體育科技,201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