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璐
摘要:本篇文章分析了鄉村振興的必要性,以及甘肅省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自身的優勢,最后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建議。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旅游業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所以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紅色旅游產業也受到了較多的關注。而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紅色旅游板塊是很重要的一環,在可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在快速發展的社會形態下,我國一些極具特色的鄉村景觀正在逐漸的消失,被閑置被荒廢被商業所替代。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大量的農田荒廢、精英流失以及傳統文化被淡忘,整個鄉村都是一片荒涼景象。二是現代工業化生產和新農村建設二者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但由于缺乏科學的引導而使得鄉村的環境被破壞。鄉村的紅色旅游以及紅色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作為“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將對推動鄉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鄉村戰略;美麗鄉村;紅色旅游
我國國土面積1045萬平方公里,而西部地區就占到65%,西部地區人口數占總人口數28.5%。其中,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這一區域。
為了推進西部地區的快速穩定發展,國家推行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十年來,該戰略在西部地區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就。然而在發展的同時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整體生態環境脆弱、貧困人口多以及區域內多數扶貧重點縣的經濟發展速度遠低于西部的平均發展水平。所以,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如何促進西部生態環境脆弱貧困區的發展和壯大,以及如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鄉村振興的必要性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為我國美麗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時代建設的進程中,我國的鄉村也出現了大量的問題,人口老齡化、青壯勞動力流失,空心化問題相當嚴重,而這些年輕的新生代,正是建設美麗鄉村的中流砥柱。而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偏遠的山區鄉下,就連大城市周邊的縣、鄉也都出現了精神面貌和物質生活有巨大反差的情況。
美麗鄉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新表達,中國的鄉土社會作為維護多樣化的主要依據,終將為生態文明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一向被社會認為落后的鄉土文化,在社會呼喚生態文明發展的今天,鄉土文化又重新依托著時代的需要,再一次迎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
當下應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讓新農村的建設成果惠及廣大地區農村人民。尤其在西部地區,大部分鄉村的生存環境還相對惡劣,但是正因為沒有被過度開發,那些紅色景點才保存的相對完整,所以以推進當地紅色旅游為主,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精神和物質水平。
二、甘肅省美麗鄉村建設優勢分析
(一)文化特色突出,為美麗鄉村的建設增添底蘊
在大西北這片廣袤的土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一一甘肅,它既是古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歷史上古絲綢之路在史冊記錄中保存最完整的路段。近年來,甘肅省加大了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溝通,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各國展示了甘肅的文化魅力。
(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保障
1.公路建設快速發展
瓜敦、臨渭、十天、白明等一批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目前甘肅省與周邊省份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高速公路聯通。進一步提升了甘肅省各地區的出行通達能力。
2.鐵路建設得到跨越發展
2014年底,寶蘭客專甘肅段開始了聯調聯試以及蘭新高鐵通車,預示著從古絲綢之路起點古都西安,經絲綢之路重鎮蘭州,向西一直到烏魯木齊,一條長達2300多公里的“高鐵絲綢之路”將全線貫通。
3.民航發展突飛猛進
“十三五”規劃期內,甘肅省通用機場計劃完成有25個,力爭實現全省65%的縣級行政單元能夠在1小時車程或陸路交通60公里內享受到通用航空服務。
(三)扶貧力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甘肅省通過推行以公共服務方便、田間秀麗風光、村容村貌整潔、民風淳樸和諧、富民產業發展為基本內容的美麗鄉村的建設,著力打造宜業宜居、可憩可游、美化亮化的鄉村人居環境。
三、甘青寧地區鄉村紅色文化面臨的問題與措施
我國紅色文化景觀遺址主要分布在我國甘青寧地區的鄉村,且該區域也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紅色文化遺址的特點是產生時間跨度大、種類多、資源豐富、特色明顯和影響力高等。在地理分布上也呈現跨區域、大分散、小集中等特點。
在當下,我國甘青寧地區紅色文化景觀遺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一)城鎮化建設迫在眉睫,但是缺乏科學的指導與規劃,鄉村紅色文化景觀資源沒有被好好開發,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和破壞,使其并沒有和周邊環境協調發展。
(二)紅色遺址大多分布在偏僻地區,這些地區大多交通不便,文化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導致該地區對這些紅色遺址認識不夠,隨意毀損,未曾好好保護,原遺址被建新房修工程,給保護工作帶來較大阻礙。
(三)保護紅色遺址的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維護并不是地方管理部門的首選之策,反而持著不倒就可的消極態度,導致部分鄉村的紅色文化景觀殘敗破舊,亟待恢復和修繕。
具體措施有:
1.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以鄉村紅色遺址為主,進行全面的修繕和維護,這些規定能夠有效防止在推廣紅色旅游遺址過程中紅色景觀受到損壞的現象發生。
2.紅色旅游資源作為一個大的整體,應進行全面的規劃并有組織有計劃的對旅游項目針對性開發,避免重復投入和過度開發的情況。
3.要想紅色旅游產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就要不斷增加區域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將旅游地區之間的道路進行改進,積極修建星級旅游廁所,改善交通等,提高游客的體驗感受。
參考文獻:
[1]王亞娟,黃遠水.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03).
[2]尹湯懷.淺談紅色旅游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大眾文藝,2017(13).
[3]韓勝難,李偉華,邢勝忠紅色旅游與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07)